【城之道】城市的创意·秦皇泉
来源:大众网 2016-05-25 16:54:00
卧龙山街道任家台村东北有一眼井,叫“泉眼”,也叫“海泉”,就是海边岩石缝里的一股水,清冽甘甜,冲出的茶香格外浓。泉脉在丝山,山上的水压下来的。老人说,无论多大的旱,海泉从没干过。
偶然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领导谈起这泉,建议把这海泉砌起来,安一架水车,游客就可车水、拍照了。
往北再多看几眼,正北是胶南藏马山,传说秦始皇东巡琅琊时,因心爱的一匹宝马受惊脱缰,藏入深山不回而得名;东北是沐官岛,因秦皇随行百官在此沐浴斋戒得名。沐官岛有一泉,叫“丝山泉”,泉脉也在丝山。
一念“穿越”,秦皇东巡求仙,到没到过任家台?是否饮过这海泉的水?
或许,这无名“泉眼”,原本叫“秦皇泉”。
至于故事,就任由天马行空了。
如果“秦皇泉”边的松林里,一老农,一古亭,一木桌,一快壶,卖几杯野菊花茶,啦啦“秦皇泉碑”的老呱,侃侃这泉与东海龙王的亲戚。再套上那句广告:这海泉,为您流淌了亿万年。可能,就叫“景点”了。
海边,还有好几眼这样的“海泉”,有的就在海滩上。涨潮时,海水漫过,泉眼的水是咸的;退潮后,又是甜的。
可否挖掘一下当地传说,让游客体验一把“一半是海水一半是山泉”的感觉?这泉,可叫“半水泉”,俗称“阴阳水”。
任家台向北几里路,有村叫驻跸岭,是唐王李世民征东——高丽时安营的地方,另一眼海泉,可名驻跸井。
那西边丝山上哗哗淌着的山泉呢?
文化旅游学中,这叫“微景观”。换句话,并不是所有的风景都需“大”——大投入、大景区,“小”有小的精致,“小”有小的自然,关键要有灵魂。
秦楼街道卜家庵村村名源于一个传说,八仙过海,张果老骑驴路过这里,人渴驴乏,放下马扎,想歇歇脚,没想到当地人收费,张果老恰身无分文,只好悻悻而去,边走边嘟囔:“不叫按啊,不叫按。”明初大移民,卜氏来此立村,旁有一庵,取谐音名卜家庵。
一己陋见,该村改造时,可否设计一组夸张性雕塑——满脸无奈的张果老往驴身上爬,身边围着一大堆伸着长手的人,那眼神……
同例,日照街道接官亭村,清初日照县由青州府改隶沂州府后,县官迎接从西南来诸位“大人”的地方,约等于今日东高速零公里处。
可设想一组群雕或浮雕,白发苍苍的县官那弯成90度的腰,少年得志的州吏腆得高高的肚……
一个城市的规划,不能是用铅笔在纸上划几道横平竖直,也不仅是拉着皮尺在地上指点未来。任何一方土地,都有它的根。根深,方能叶茂。
城市的乡愁,或许就在这一缕根里;
城市的魅力,或许就在这一片叶中。
2016年3月4日于山东曲阜至安徽绩溪高铁
相关链接:
【城之道】城市的卖点·野茶
责任编辑: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