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首家公益性民俗博物馆建成 拥有千余件藏品

2018-02-27 17:05:00 来源:  作者: 王智妍

赵洪新(右一)与友人

赵洪新收藏的奇石根雕

秦砖汉瓦

木匠工具

 

铁匠工具

赵洪新搜藏的微雕馆

赵洪新收藏的清朝花娇

大众网日照227日讯见习记者 王智妍)2月初,五莲首家民俗博物馆--“筠石园”在莫家庄子建成。大众网记者了解到,该博物馆由73岁的赵洪新老人出资建设,并免费对公众开放,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馆内收藏一千多件藏品。

这家民俗博物馆是由赵洪新个人投资兴建,博物馆共十六个展室分三大主题:古建筑构件主题、民俗文化主题以及根雕奇石主题。其中古建筑构件还包括:微缩景观、秦砖汉瓦以及斗拱格栅;民俗文化包括:“农村四大匠”系列、传统工艺、绣品系列。

赵洪新老先生早年从事教育事业,早在1993年赵老先生就已经开始了他的收藏事业,但那时仅仅是石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感觉到“技术乡愁”对于下一辈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注重对民俗老物件的收藏。

赵洪新回忆,最麻烦的一件民俗藏品,是90年代在黑龙江收购的清代“九龙屏风”,那时快递事业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九龙屏风”体积又大又重,怎样将它安全完整的递回千里之外的五莲无疑是个大问题。最后赵洪新的学生用被子把屏风包裹起来,递了回来。赵洪新早年当过兵,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四川一位人士手中,有当年他所在部队宣传队到北京演出所录制的唱片。于是他千方百计的找到这位拥有者,并向他诉说对原部队的想念之情,最终打动了对方,并免费送给了赵洪新。

赵洪新介绍,他的民俗博物馆完全是公益性的,不收门票,主要目的是将属于一个时代五莲人的记忆保存起来,让年轻人感受到以前的五莲人是怎样生活的,将先人的智慧展现在年轻人的面前,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是他一直在追求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庞远栋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