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北川5月12日讯(记者 庞远栋)12日下午,汶川地震中被称为“史上最牛救援队”的两名队员,来到了北川开坪乡抗震愿者王喜艳家里。见到当年从山东赶来的农民兄弟,王喜艳一眼就认了出来。
从新北川县城到开坪乡大约60公里,北川县城遗址在两地的中间。北川是当年山东对口援建的地方,连接新北川到北川县城遗址的是宽敞的山东大道,约30公里的距离,很快就走完了。救援队队员与记者交流,最多半个小时就可以见到王喜艳大姐了。
从新北川县城至开坪乡的路上,经过北川县城遗址
不料,刚过县城遗址就穿过了两条长约6公里的隧道,似乎预示着,想要见到王喜艳,还得多点耐心和等待。果然,在经过数条隧道后,前面的道路都是悬在悬崖边上,路况也是不理想,30公里的道路走了不下一个小时。
一路上,“感恩党感恩祖国 感谢山东”“欢迎山东亲人常回来看看”的标语,不时出现在道路的一侧。记者了解到,路上经过的禹里镇和要去的开坪乡,是山东滨州、莱芜等市对口援建。
刘中停、刘守桂一下车,等待多时的王喜艳就拉住两位亲人的手
下午3点,在门口等待多时的王喜艳,一下子就认出了人群中的刘中停和刘守桂,一手抓着一人,拉他们到屋里坐。“十年了,你们一点都没有变样。”王喜艳高兴地说,就是大兄弟的白头发多了不少。
“永怀感恩心,不忘援建情。”眼睛里一直泛着泪花的王喜艳用标准四川话大声地说,如果没有震后山东的援建,再过20年我们也不会过上现在这样的幸福生活。
王喜艳讲到到时家里的遭遇,以及和救援队一起工作的日子,留下了眼泪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王喜艳带着一岁的女儿在绵阳看病,14岁的儿子在靠近开坪乡的禹里镇上初中。见子心切的王喜艳一手抱着女儿一手骑着摩托车,飞往禹里中学,但是走了不远道路就彻底中断了,她只得回到黄土镇的婆婆家。
“电话打不通,儿子的消息一点都没有。”王喜艳说,在黄土镇的前两天,她绝了食,也不说话,只想听到儿子的消息。
两天后,王喜艳见到了一位从禹里中学过来的熟人,得到了儿子没事的消息,她才吃了抗震官兵送给她的苹果、压缩饼干和矿泉水。王喜艳的儿子走了两天两夜,从学校翻山越岭见到了母亲。
王喜艳和救援队队员在家门前合影
“当时,我一把就抱住了他,嚎啕大哭。”王喜艳擦拭着泪水告诉记者,直到现在,她还记着当时儿子给她说的第一句话,“妈妈,我好想你哦!”
幸运的王喜艳家人全都平安,王喜艳也决定要做点事了。“地震过后五天,我就带着身份证到了黄土镇救助站,报名成为了志愿者,听从安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王喜艳说,就在那时与山东农民救援队结缘,接下来半个月的时间都在一起,搭帐篷、铺地面,虽然语言不通,但是脸上的笑容,拉近了他们内心的距离。
临别前,王喜艳专门换上羌族民族服饰,与两位亲人合影
王喜艳还保留着和救援队的照片,她的右后方就是刘守桂,刘中停并排站在她的右侧。“当时他们开的那辆五征三轮车,也是出了大力,是抗震英雄车。”在得知,当年三轮车已经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内的国家一级文物时,王喜艳说一定会过去看看。
王喜艳和救援队一起工作时的合影
亲人相聚,时间总是短暂的。分别前,王喜艳还特意换上羌族民族服装,和刘中停、刘守桂合影留念。
“明天山东援建的莱芜市,会来乡上,我们专门排练了民族舞蹈,我也邀请你们明天过来一起跳个舞好不好?”王喜艳笑着对两位亲人说。刘中停、刘守桂欣然接受,并约定13日早晨再见。
下午5时,刘中停、刘守桂乘坐的车辆缓缓启动,站在路边的王喜艳使劲摇着手,眼睛里再次泛出了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