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的他苦练15年 把树根变成宝贝!

2018-05-24 09:4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安佰明

VCG111153395015

VCG111153395016

VCG111153395018

VCG111153395019

VCG111153395020

VCG111153395028

VCG111153395029

VCG111153395030

(照片 安佰明 摄)

  走进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洪凝街道莫家庄子村,只要您打听一个叫郑淑强的根雕艺人,村民们总是耐心地给您指出他家的位置。郑淑强,44岁,石场乡上芦沟村人,自2003年跟随王致绪先生学习根雕后,便精心钻研,四处学习,取长补短,技艺突飞猛进。郑淑强多次在各地组织的根雕会展上获奖,他在业内迅速小有名气,吸引了不少根雕爱好者前来拜师学艺,郑淑强总是把所有技艺毫不保留的免费传授给他们。

  说起树根,在我们普通人的眼中再平常不过了,郑淑强有一双“慧眼”,普通人眼里奇形怪状、只能作为燃料的丑陋树根,在他的眼中都是宝贝。经过一双巧手修饰,或变浮雕挂件、挂画,或成落地式茶几、桌上茶盘。一块块缺乏生命力的枯根,在他的创作下,成为一件件极富灵气的艺术作品,他化腐朽为神奇,将四处“寻根”视为人生中的一大乐事。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洪凝街道莫家庄子村,郑淑强家门口前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根雕作品和原木,走进其中仿佛置身于原始部落的树根世界。

  1974年出生的郑淑强,1991年进纺织厂做维修工、保安,中学时学过美术,这为他在后来的根雕事业打下了美术功底。

  2003年的一天,他听说下午洪凝将举办根雕展,原本就十分爱好艺术的他便找人替班,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制作现场。没过几分钟,郑淑强便被根雕艺人那娴熟的技艺和惟妙惟肖的作品所折服了。“要是我能雕出如此美妙的作品该多好呀!”郑淑强羡慕的看着。

  藏着一个属于自己“根雕梦”的郑淑强,经过多方打听拜师于王致绪先生门下。2003年做厂保安的郑淑强,一月只有四百元的工资,根本不够家人和学艺买原材料的所需,三口之家的他住在厂公房20平米的地方,3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到处都需要钱。学根雕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反对,在他们眼中那是不务正业。

  “认定的事情,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郑淑强说。凭借良好的美术功底,加之农村人不怕吃苦的精神,老师的传授,郑淑强还买来书和碟片自己在家苦学、找做根雕的师傅切磋交流,取长补短,他的技艺突飞猛进。郑淑强多次在各地组织的根雕会展上获奖,他在业内迅速小有名气,吸引了不少根雕爱好者前来交流经验学艺,郑淑强总是把所有技艺毫不保留的免费传授给他们。

  为了雕刻一组水浒人物,他会到光碟专卖店里花上数百元买上一套《水浒传》,没事就呆在家里反过来复过去地看里面人物的相貌和神态。为了提高自身的雕刻技艺,他常常在书店里一泡就是五六个小时,只因为囊中羞涩买不起那价值上百元的雕刻书籍,被书店里卖书的售货员当作小偷还刻意监视了好多天。2007年,郑淑强在山阳交叉路边悬挂“免费传授根雕、烙画技术”的横幅,先后对前来求学、交流的人,长期免费进行不断的技术指导。

  2008年,郑淑强辞掉工作,租了一家店面,开启了他的根艺人生,同年作品长3米高1.5米的黄檀《飞天》,获得山东省根雕奇石艺术展金奖,卖出了1万多元的好价格,更加坚定了他创作根艺品的信心。

  根雕创作耗时很长,无论是选材、造型、构思和制作,经常会历时三五个月,有时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是根雕让郑淑强浮躁的心慢慢变得沉寂。虽然吃了很多苦头,但是根雕在郑淑强眼里更多代表着快乐与成就感,因为愿意真正从事这门手艺的人很少,我们以根雕会友,并招收学徒,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学艺创收,所以郑淑强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的念头就愈发强烈。图为郑淑强教授根雕工艺。

  “做根雕,绝不能忘本,生活宽裕后多次回村,帮扶贫困家庭”。 2015年,郑淑强应邀对五莲阳光残疾人爱心协会的百余名残疾人根艺爱好者进行了免费技能与实际操作培训。希望这些残疾人通过对艺术的认识和技能的掌握,在今后能逐步改变人生轨迹,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新改善生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韩依晓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