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兴芬:用“大爱”书写最美家庭

2018-03-07 19:2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兆梅给辛兴芬夫妇颁奖
辛兴芬上台讲述她的“最美家庭”故事

大众网日照3月7日讯(见习记者 卢俊豪 实习记者 孙元来 李令涵) 3月7日上午,莒县莒国大饭店莒国厅人头攒动,刚刚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的辛兴芬夫妇站在领奖台上,不断有人与他们拍照合影留念。辛兴芬女士脸上,流露着幸福感动的笑容。

辛兴芬,莒县福利服装厂厂长,带领全厂200多残疾人生产制作各式服装。几十年如一日,为解决残疾人的就业与改善他们的生活,默默付出着。辛兴芬出生在一个革命大家庭里,父辈兄弟六个,有五个是建国前的老党员。她深受父辈们的影响,助人为乐、孝敬长辈,也是他们家里一直遵守的优良作风。“在我们的家庭中,孝敬老人是我们每个人自觉的行为”谈及孝敬长辈时,辛兴芬这样说到。

辛兴芬1974年与丈夫朱永明结婚,来到了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从结婚第一天开始,辛兴芬就主动担负起照顾两代老人的重担。她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因白内障而双目失明的老婆婆洗脸梳头。晚上辛兴芬就给老婆婆洗脚,剪脚磨炎。为了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辛兴芬在老婆婆86岁的时候,陪老人去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手术很成功。但是因为老人做手术时的年龄太大,眼睛还是模糊看不清。自此之后,辛兴芬为了方便照顾老人,经常和老婆婆睡在一张床上,经常彻夜照顾老人。

辛兴芬的一言一行,同样深刻影响她的家人。家里的老人需要照顾,厂里的残疾人也经常生病住院,也需要辛兴芬的照顾,她常常忙得不可开交。辛兴芬的孩子看到这些后,主动帮助母亲分担家里照顾老人的重担。儿子晚上为了方便照顾爷爷,陪爷爷一起睡觉,经常半夜起来好几次给爷爷喝水换尿布。儿媳妇也非常孝顺,每天晚上下班后就把爷爷尿湿的衣服床单洗的干干净净,还给老人刮胡子洗脸。辛兴芬的小孙子也深受爸爸妈妈的影响,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残疾人的爱心。小孙子把压岁钱攒起来,送给家庭贫困的残疾人,把自己的好吃的,分享给残疾人的孩子。

2005年元旦前的一个深夜,福利服装厂的三个聋哑人不幸出了车祸。辛兴芬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她急忙赶到医院,用近乎“哀求”的声音,请求医生不惜一切代价挽救这三位残疾人的生命。经过医生的救治,三位残疾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辛兴芬的老母亲当时已经80岁了,老母亲嘱咐辛兴芬,让她尽管搞好厂里的工作,照顾好家中的公公,老母亲会全力照顾好这三个残疾人的。辛兴芬感觉母亲身体还可以,就放心地把这三个残疾人交给了母亲照顾。在老母亲照顾期间,为了让病人更好的恢复身体,加强营养,她每天给病人买猪蹄和烧鸡,还多每次多买一份,送给一位残疾人的老母亲。辛兴芬的老母亲,还把自己一辈子辛苦积攒的2600元钱拿出来,给三位残疾病人支付了医药费。然而由于过度劳累,辛兴芬的老母亲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没见上母亲最后一面,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痛苦和遗憾”,辛兴芬哽咽着说到。

辛兴芬将母亲的谆谆教导永远记在了心里,她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面,关爱着厂里的残疾人工人们。有适龄的残疾人就给他们介绍对象,现在辛兴芬已经促成了52对残疾人在厂里结婚,并建立了幸福的家庭。辛兴芬免费为厂里的残疾工人提供提供住所及一日三餐,并免除水费和电费。她还给残疾工人缴纳五项社会保险,支出已达近千万元。二十多年如一日,辛兴芬每天和190多名残疾孩子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她不仅悉心照料着他们的生活,还在内心深处和他们交流。每天晚上用笔写字的方式和她的残疾孩子们交流,教育他们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用正能量引导他们积极面对每天的生活。

2013年,辛兴芬代表日照市参加了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14年,辛兴芬又出席了全国助残表彰大会,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辛兴芬表示,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她的家庭,她和近200位残疾人孩子的“大家庭”,日子会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平可心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