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农民救援队重返四川带上钥匙 再去看看那“老伙计”

2018-05-12 07:59:00 来源: 齐鲁晚报网 作者: 化玉军

 

 

十年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日照市莒县十个农民坐不住了!他们组成了抗震救援队,开着一辆农用三轮车,在路上颠簸了四天四夜,奔驰3000多公里,赶到灾区抗震救灾。被他们的义举感动的万千网友,称他们为“史上最牛救援队”。十年后,救援队员刘中停、刘守桂重返四川震区,看一看那里的变化。

本报记者 化玉军

十年前路上是着急而今是高兴

5月9日早上7点,在一家本地企业的赞助下,他们从日照出发,出山东后一路经过江苏、安徽、河南、陕西,到达四川。这次仍然是坐车前往,但不是当年的农用三轮车了;两天行程,也不是当年的四天四夜了;全程高速,亦不是当年的道路,一路惊险了。

5月10日上午,穿越秦岭,一条条隧道被甩在身后。回想当年的入川路,两位农民说,十年前翻越秦岭的那个夜晚,还下着雨,靠着泛黄的车灯,三轮车整夜都在一米一米地向上爬行。“还好是晚上翻秦岭,因为看不到道路一边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刘中停说。

十年前不像现在,没有导航,往前走,他们靠的是手里的一份中国地图。

十年后的心情,也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候是着急,想快点到汶川,早点救援,这时候是高兴,电视上看到的早就不一样了。”刘中停开心地说。

5月10日晚上9点,刘中停和刘守桂,来到了魂牵梦萦的汶川震区。走在北川的街道上,整齐的楼房,崭新的生活面貌,让两人直呼变化太大了。“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他们当年受了那么多苦。”刘中停说。

当年三轮车已是国家一级文物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是刘中停和刘守桂去的第一站。

在入馆处放映的一个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小短片,惨烈的画面,让刘守桂流下了眼泪。时至今日,他仍能记得当年在救援时遇到的一个孩子。“她的父母在地震中去世,剩下她和一个聋哑叔叔相依为命,没想到有一次她的叔叔穿过马路给她打水喝,不幸出了车祸去世了,也不知道这个孩子如今怎样了。”刘守桂眼含热泪说道。

展厅里,刘中停看到了自己当年穿的衬衣、裤子和鞋子。鞋子是农村里已不多见的黑皮凉鞋,上面还沾着救援时踩的泥土。刘中停当年就是穿着它们,连续救援了半个多月。“当时什么活都干,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最多的时候一天和大家搭了四十多个帐篷,再在里面铺上砖。”刘中停说。

如今,它们都被像文物一样精心珍藏在玻璃展柜中。

纪念馆的一处露天展馆,有一辆蓝色的农用三轮车,它就是当年刘中停所开的拉着10个人赴川救援的车。2009年,这辆车被从山东运到四川,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

两位农民站在围着围栏的三轮车前,十分激动。“我当时就坐在那个位置。”刘守桂指着三轮车车斗说。当年,车上还拉着用10人硬凑出来的5000元所购买的救援食品,他们自己吃的却是自带的煎饼和榨菜。

三轮车有两副钥匙,被收藏时,刘中停留下了一副。多年来,钥匙已经成为他的一个念想,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带着这串钥匙,去看看“老伙计”,十年后,这个梦实现了。

父辈朴实的举动已成孩子精神财富

汶川特大地震过去十年了。当年去抗震救灾时,刘守桂的小女儿刚刚三个月,刘中停的小女儿也仅四岁。“当时什么也没多想,就是看电视看到汶川大地震的画面受不了,我们是农民又捐不了多少钱,那就去抗震救灾出力吧。”刘中停说。

抗震救灾半个多月,十个人回到家乡,受到热烈的欢迎,一拨拨媒体也蜂拥而至,让他们的生活泛起了波澜。但很快,这波澜又重归平静,至今,他们仍守在村里。刘守桂现在还种了七十多亩地。

父辈的抗震救灾经历,已成为孩子们的精神财富。刘守桂10岁的女儿,经常缠着他讲救灾的经历。

“年初的时候大儿子带女朋友来,拿出他爸爸抗震救灾的合影给他女朋友看。”刘中停的妻子魏淑英说,儿子和女儿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都为有这样的爸爸骄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庞远栋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