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春·蹲点记| 黄河岸边的地质“春耕”

2023-03-14 08:04: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贾小亿

  编者按: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日照的经济更是击鼓催征,捷报频传。为展现日照经济活力迸发的氛围,大众网日照推出“争·春|蹲点记”融媒体报道专题,聚焦日照各个企业“拉满弓”“上满弦”,全力以赴拼发展的奋斗热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贾小亿 张曦文 通讯员 孔凡飞 日照报道

  临近惊蛰,黄河沿岸万物生长。尚显料峭的晨风中,一群身穿红色工装的年轻人在黄土地上下桩。他们的脚踩进早春的泥滩里,俯身将探索工具压进紧实的泥土,向下旋转至足够的深度,再慢慢提起。

  这种类似“春耕”的举动,是在提取土壤样本。这群泥沙拂面的年轻人,是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的成员。从日照市出发至沿黄三市,这是他们在黄河滩上行走的第九个月。

  行走黄河滩的煤田地质人

  从菏泽到济宁,再从济宁到泰安,这条线路,孔凡飞在九个月里往返了二十余次。“每一个检测指标都要跑两趟,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数值我们都要检测到,马虎不得。”30岁的孔凡飞是名“90后”工程师,也是这支六人调查小队的负责人。

  这支调查小队正在进行的“黄河流域(菏泽——泰安段)生态地质调查评价”项目,是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下达的部省协议地质勘查项目。2022年6月18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下文简称第一勘探队)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中标该项目,承担为期两年的生态地质调查工作。自2015年成立以来,日照海洋地质院士工作站始终秉持以海洋地质为核心、以生态地质和地质勘查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发展思路,致力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依托院士工作站,成立“海洋地质技术中心”,聘请入站院士,配齐全套海洋设备,先后完成多项省级重点项目,多次获得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部门颁发的奖项,科研成果丰硕,实战经验丰富。

  “这个项目属于生态地质领域,我们比较有经验,也有信心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孔凡飞说。

  接到任务后,勘探分队便从日照出发,抵达黄河沿线。2022年7月至今,六人小队在横跨三市的六个重点县往返勘查。长期的野外勘探,让队员们的皮肤呈现出久经日晒的黝黑。裹挟着黄沙的春风,让他们满头沙土。这片7400平方千米的勘查区域,不仅是他们的“战场”,也是他们测绘青春的一个扎实地标。

  与寂寞为伴的年轻队伍

  越是路险人迹罕至,就越是地质人开展工作的地方。野外工作,是地质勘查工作者的常态。孔凡飞小队作业的地方,通常是远离村居的野外。每日清晨,天还没亮,勘查小队便从借住的村居出发,带上勘查工具,还有一天的“干粮”,行驶二十余分钟,来到荒无人烟的勘查现场。

  “野外第一手资料是高质量勘查报告的基础,所以必须到现场来。”浅钻、取样、记录……勘查过程往往在沉默中度过,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致。在远离城市的村庄,午夜似乎也来得格外早,小队暂住的村房,成为村里最晚熄灯的一户。犬吠声里,小队成员围坐一团,将表格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整理成每日报告资料。

  这是一份没有周末和休息日的工作,唯有过年的几天,他们才会返程与家人团聚几天。远离城市,居住条件差,长期与家人分离,野外作业频繁……这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寂寞。但在这群年轻人眼里,这样的工作环境却不算严苛。

  “也谈不上辛苦,地质勘查工作都是这样的。”孔凡飞将土壤样品数据录进报告中,土壤盐碱化的指标告一段落,项目的进度便推进至80%,“只要项目按期保质完成,辛苦点不算什么。”

  丈量母亲河的生态保护“播种者”

  很多人想象不到野外地质勘查工作的辛苦,勘查工作点多面广,涉及土壤盐渍化、水土污染、水土流失、湿地萎缩、地面沉降等多个指标,跨区域空间大,工作周期长。工作人员经常需要负重长途跋涉,夏季面临气候潮湿、炎热,蚊虫叮咬,冬季又面临大雪封路、极寒等考验。

  “去年赶上疫情管控的时候,我们早晨出门还没有事情,回来就管控了,村里的超市也都关门了,方便面也买不到。”那时候,“一饿饿一天”是常有的事情。“但现在好了,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开春正是赶工的好时候。”孔凡飞笑着说。自正月开工以来,队员们开足马力,正将在冬天耽搁的进度,在春天迎头赶上。

  为期两年的项目工期,正在队员们的互相配合下有序推进。截至目前,项目已如期完成1:10万遥感解译工作,丰水期水位统测工作,水质全分析工作及1:10万生态地质调查工作,正在推进土壤易溶盐及污染样取样工作。在野外勘查工作完成后,项目成员将结合调查成果,综合分析生态地质问题的控制与影响因素,预测发展趋势;评价黄河悬河稳定性、生态地质特征和生态地质脆弱性,支撑国土空间利用与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踏勘大地,丈量河山。春风又绿黄河岸,这群年轻的地质人,行走在母亲河畔,用日复一日的坚守,长途跋涉的韧性,用勘查仪器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的种子,深深种进河畔的土壤。

初审编辑:赵洪芝

责任编辑:张丽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