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为密:“山泉草莓”之父 22年耕耘“莓”丽乡村

2018-05-02 10:4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陈平平 牟泳锟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大众网日照频道推出《新时代奋斗者》专栏之“中国梦 劳动美”五一劳动节特别策划,发掘和记录日照那些在新时代努力奋斗的劳动者,通过他们的奋斗故事,展示新时代奋斗者的新风貌、新作为。

  春风浩荡春潮涌,鼓帆远航正当时。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春天里,让我们共同饱蘸激情与汗水,奋力书写解放思想走在前列的壮美诗篇!

刘为密在草莓棚耕耘22年,带着村民种出一片生态园 

“山泉草莓”果肉细腻甘甜、质地绵柔,口感极佳 

刘为密种出的大草莓又大又甜 

采摘季来松竹村的游客络绎不绝 

“草莓经济”催生采摘游“升温” 

 松竹村草莓采摘观光园图示 

大众网记者采访草莓种植带头人刘为密 

大众网记者和赵炳冯在茶园研究春茶

  大众网日照4月24日讯(记者 陈平平 牟泳锟)1996年春天,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卧龙山街道松竹村的刘为密一头钻进草莓棚,成为“山泉草莓”的创始人,22年的时间,他耕耘出一片“莓”丽乡村。

  今年,刘为密被被评为了日照市劳动模范。如今松竹村百亩“山泉草莓”催生采摘经济,带动村民增收360万,为全村摘下了“省级旅游精品采摘园区”的金牌匾。

  种“莓”22年成为乡土专家

  斑白的头发、黝黑的皮肤、简陋的衣服……刘为密身上透着农民特有的朴实,他猫着腰小心翼翼在草莓棚里穿梭,把一颗颗草莓摘下放进保鲜箱。

  从原始的竹木结构的小拱棚到现在的钢结构冬暖式大棚,刘为密都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去全国各地考察学习,引进红颜、甜查理、甜宝等新品种。

  为了保证草莓的口感和质量,他坚持用山上的泉水浇灌,引水下山在棚里埋设了滴灌管。有机肥管控、病害防治、浇灌控温等技术的使用,让他家的草莓又大又甜,一茬一茬熟透了挂在藤叶下。22年在草莓棚摸爬滚打,他自学成了草莓棚里的乡土专家。

  “他是俺村老书记,他种出的草莓甘甜甘甜的,我们都是跟他学的。”在村民眼里,刘为密是他们的父母官,也是他们种草莓的启蒙老师。不管看见谁家草莓叶子蔫了,他都会进去瞅瞅帮着想办法。村民上门求教,他也从不吝啬,手把手教他们。在刘为密的热心帮助下,全村草莓种植户家家是能手,户户是行家。

  松竹村百亩草莓生态园全省闻名

  走进松竹村,道路两侧樱花飘落、流水潺潺,村民古朴勤劳、热情好客,俨然一片世外桃源。这里的草莓甜度高、果肉细、质地绵、口感佳,游客吃的满足、摘得开心。

  目前,全村120个草莓大棚100亩种植区,已成为丝山脚下一片美丽的草莓生态园。这个小村落不仅是成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农业生态旅游的一个亮点,2016年还被评为“省级旅游精品采摘园区”。

  殊不知,2012年园区建设初期,刘为密也是一名建设者,没白没黑地在施工现场,园区的一砖一瓦都浸润着他的汗水。在整套园区建设过程中,他还提议建设了停车场,完善园区内蓄水排水,规划园区道路建设等。“作为老党员、老干部,我不出力谁出力,这事儿我义不容辞。”

  “莓”丽乡村一年增收360万

  2016年松竹村成立了清泉草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安丰平介绍,合作社把分散种植、分散经营、单干蛮干的种植户组织起来,统一管理和技术指导,不仅发挥出整体效应,还创建了“市北草莓第一村”的品牌。

  好山好水种好莓,青岛、济南的游客慕名而来,“草莓经济”催生采摘游“升温”。自今年元旦到目前,来园区游玩采摘草莓的游客已达4.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7%,增收约36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16%。

  “村民腰包鼓起来,幸福指数升上去,美丽乡村才能真正变美丽。”村民告诉记者,以前他们都是分散种植,没有什么规模,吸引不来游客。他们只能用小车推到集市和小区叫卖,费时费力还卖不出好价钱。现在不一样了,村民坐在家里,就有游客找上门,“莓”丽乡村真正让村民得了实惠、鼓了腰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付翔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