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蒋云燚
现如今大部分家用车都装备了安全系数更高的子午线轮胎。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一般更换周期为5年左右。(当然,轮胎更换应先看磨损,其次看年限。)不过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没到3年就得更换轮胎,究其原因,除了外力的碰撞导致轮胎损坏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平时用车中的一些不当行为或习惯加剧了轮胎的磨损,导致其寿命缩短。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我们在日常用车中,哪些行为会缩短轮胎的寿命。
1、长期超负荷行驶
每辆车出厂时,工程师都会在车辆识别代号牌上标示出其最大设计总质量(也就是最大载重量)。如果车内长期坐满5个人并且后备箱装满东西的话,很容易超出最大载重量而使汽车超负荷运载。长期超负荷载人拉货会大大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毕竟轮胎也有自己的载重限定,超过了最大载重量谁都“吃不消”。(正规轮胎都有载重指数,每一个轮胎上面都会有一串数字,例如175/70 R14 77H。这个77就是载重指数,并不是说它只能承受77KG的重量,载重指数对应的载重量可以通过载重系数表得知。
2、长期走烂路
道路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轮胎的使用寿命,一般家用车装备的都是公路胎,如果长期走烂路会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尤其是那种坑坑洼洼的路面,不光会加剧胎面的磨损,凹凸不平的路面还会对轮胎造成冲击,长久下去很容易使轮胎“折寿”。同样,即便是对于装配了AT胎的越野车来说,长期走烂路也会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
3、经常激烈驾驶
很多年轻人喜欢激烈驾驶,经常全油门急速起步(或弹射起步)、突然转向、紧急刹车,还一些开后驱车的朋友喜欢漂移,这些激烈的驾驶方式都会加剧轮胎的磨损,从而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
4、经常不检查胎压
对于没有装配胎压监测功能的车辆来说,很多车主很少会主动检查胎压是否正常(一般民用车的胎压在2.3-2.5 bar之间为正常值),如果胎压过高,会使胎面中部的单位压力增大而凸出,长期行驶会加剧胎面中央的磨损;如果胎压过低,其径向变形增大,胎壁两侧变形过度,长期行驶会加剧胎面两侧的磨损,从而减少轮胎的寿命。
5、停车随意
不少车主停车时都很随意,经常是轮胎还压在马路牙子或石头上时就停车走人。轮胎压在马路牙子或石头上时会使受力面积变得狭窄,轮胎的压强会变大,从而使轮胎受到更强的压缩,导致轮胎变形强烈,容易损坏轮胎。
6、底盘状况出现过异常却没有及时检查和调整
如果曾经在交通事故中伤及过底盘,车主一定要及时去专业维修站对底盘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整。因为一旦前、后车轴的平行度、四轮定位、制动装置工作状况以及底盘其他机件出现偏差或异常,不光会破坏车辆行驶中的动态平衡,还会影响到轮胎的使用寿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蒋云燚
近日,日照市连续查处3起网上发布违法信息案件,网络谣言的3名“始作俑者”被揪出,并付出了沉重代价。[详细]
日前,记者从日照市交通局了解到,今年日照市计划投资158亿,建设道路113条,新建改建道路1100公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