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针对老年人的犯罪!岚山检察院公布典型案件

2018-05-29 15:2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福鑫

  大众网日照5月29日讯(通讯员 王福鑫)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孤巢老人越来越多。老年人安全意识薄弱,辨别能力下降,自卫能力弱,这些都使老年人更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近日,岚山区检察院公布了部分针对老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件,借此提醒老年人及家人提高警惕。

  借用迷信手段,盗窃老年人钱财

  王红,女,50岁,除了能歪歪扭扭地写出自己的名字,连“以上笔录给我念过,和我说的相符”都需要检察官代签。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上过学的农村妇女,以同样的农村老年人为欺骗对象,并从他们那里偷了2万余元。

  2015年8月份以来,王红雇一个摩的把她带到一个村子里,让摩的在村子口等着。王红自己在村子里转,看到家里有老年人的就进去,先是用收老钱的名义和他们套近乎,然后就说他们有灾来吓唬他们。如果这家人正好有病或者有其他事故,他们就会相信,就算不信也会怀疑。接着王红让被害人找来纸壳,王红用剪刀剪出一个巴掌大的园形,剪上花边,骗被害人说是八卦图。然后王红把事先准备好的矾抹在刻着老虎的木板上,接着把老虎印在纸壳上。王红把纸壳盖在盛有水的碗上,然后盖上“八卦图”,在掀开八卦图的时候,纸壳就会掉到水里,老虎就会显出来,王红就进一步吓唬被害人,说他们犯白虎。一般到这时候,被害人即使开始时只是怀疑,现在往往也就彻底相信、害怕了。

  被害人相信王红之后,往往会央求王红给破解,于是王红就向他们要桃木剑之类的东西,如果被害人没有,就让被害人用钱或者首饰代替,然后把这些东西用卫生纸包着,放在枕头下面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并且以不影响破解做法为借口,不让被害人触碰。并且王红只允许一个人留在房间,背对着她。然后王红嘴里念念叨叨,趁被害人不备,用事先准备好的卫生纸包把钱或首饰掉包。

  调包之后,王红会不断在被害人身上拍打,说是要把白虎赶下身。而为了使调包的事不被过早发现,“我还让他们和我一起把白虎送出去,我出去后就坐着我联系的摩的离开了。至于后来他们是否发现我就不管了。”王红说,就这样王红共进了七户,其中在三家成功盗窃,偷的有金耳坠,金戒指,有现金,总价值2万余元,被盗窃的这三家六个老人,最小的60岁,最大的已经71岁。

  2016年5月份,王红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二万元。

  冒充公职人员 诱使被害老人高价购买按摩仪

  这又是一起针对老年人的犯罪,15名被害人中最小的64岁,最大的已经91岁了。而被告人王征44岁,身高一米七,体型匀称,短发,肤色较白,穿着干净得体,“确实像领导干部”,一名被害人这样形容。

  2017年8、9月份,王征事先通过打听等手段,获取被害人系退休职工、退休工人等方面的信息,然后雇佣了一辆面包车,拉着其事先购进的一批按摩仪,到岚山区黄墩镇、东港区后村镇等乡镇和村庄。其直接进入被害人家中,根据事先掌握的被害人信息,称自己是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劳动局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来慰问老职工,或者上来就问“你原来是老师吧,XXXX年退休的,我是来慰问的”,然后对被害人嘘寒问暖,询问被害人工资情况,还声称退休工资就要涨了,骗取被害人的信任,并针对老年人体弱多病的情况,诱骗被害人以800元至2800元不等的价格购买其推销的按摩仪,而实际上每套按摩仪进价只有280元。

  2018年4月27日,王征犯招摇撞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性侵孤巢老人 八年后获刑

  刘东是个无业游民,涉嫌多起盗窃,还涉嫌多年前的一起强奸案。在这起发生在2008年春天强奸案中,被害人已经82岁了,是个孤巢老人,案发前老人坚持住在自家的老院子,而不愿与两个儿子同住。这天晚上,刘东先是到该村一户人家盗窃了一辆三轮自行车,并用三轮车将这户人家的被子、床单、花生油等财物一并偷走,在盗窃过程中,刘东拿起被害人家的一盒牛奶喝了半盒,剩下的半盒牛奶被其丢在了被害人家中。在准备离开时,刘东看到村头老人独自居住,遂撬门进屋对老人进行了性侵和猥亵。

  牛奶和精斑的DNA信息被输进了信息库,刘东到案后,经过信息比对,实施犯罪的正是刘东。庭审时,面对DNA鉴定,刘东当庭认罪。2016年8月份,刘东因犯强奸罪、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罚金8000元。这时距离案发已经过去了8年,被害人也已经于2011年去世。

  检察官说法:近年来,岚山区检察院加强了对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尤其是重视对被害老年人权益的保护,在上述后两起案件中,司法机关积极督促被告人赔偿了被害人损失,维护了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这也是两被告人能够被判处缓刑的前提条件。

  同时,再次提醒,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心智退化,辨别和防卫能力都明显低于年轻人,特别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不仅是暴力犯罪,在侵财犯罪上,也特别容易被人针对健康问题设计圈套。因此,对于孤巢老人,社会、单位和村居要加强对他们的关爱;而作为子女,特别是常年在外的子女更要“经常回家看看”。使老人真正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幸福安康!(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付翔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