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凝街道山阳小学二年级学生拾金不昧扬中华美德

2018-05-16 14:3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邹慧 孙金娜

  大众网日照5月16日讯(记者 邹慧 通讯员 孙金娜)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良好道德风尚和崇高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近日,孩子们像往常一样,从校车下车后有序的走进校园,保安和值班教师也早早的等在校门口,引导学生安全入校。突然,一个身穿二年级校服的小女孩随着整齐的队伍径直走到老师的跟前,她说,自己捡到了一张(50元)人民币,并把它交到了老师的手上。还没等老师问明情况,这名学生已经重新入队走入了校园。

  后来经过多方询问,学校找到了这位拾金不昧的好少年——二年级一班的于子然同学,也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记者了解到,于子然每天上学都要乘坐校车,今天早晨上了车以后,突然在脚下发现了一张人民币,在询问失主无果后,将其收起,走到学校门口就立即交给了值班老师。 当老师问及她当时的想法时,于子然扬起稚嫩的小脸,一本正经的说:“老师教育我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占为己有,要上交老师或家长,要做拾金不昧的好学生。”

  说起于子然,认识她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她是班里的道德与法治课代表,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是同学学习的好榜样。她平时不仅学习非常努力,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取得了很多荣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拾金不昧好少年等等。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全校同学展示了积极的正能量。

  其实,于子然同学拾金不昧的行为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自学生入校以来,山阳小学就重视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立德做人的养成教育。平时的道德与法治课、道德讲堂,班主任每次的例会、班会,每周的国旗下讲话……老师都适时对学生的各种好的、坏的习惯进行表扬或批评,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不断提升,好人好事也层出不穷。很多学生不论捡到钥匙、胸卡、书本,还是钱包、钱币,都能主动交给老师找寻失主。学生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也正是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结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付翔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