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林坤
责任编辑:张丽
大众网记者 孟瑶 日照报道
俗话说“凉水蛎子,热水蛤”。近日,岚山牡蛎迎来收获期,“冬天第一鲜”又摆上市民餐桌“C位”。12月26日上午,记者走进岚山区中心渔港,实地探访牡蛎丰收现场。
在码头上,渔船满载着新采收的牡蛎陆续靠港,码头上到处都是吊装、运输牡蛎的车辆。捕捞上岸的牡蛎堆成了小山,工人师傅们正在忙着清洗、分拣牡蛎,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天越冷,海蛎子(牡蛎俗称)就越肥。现在正是海蛎子大量收获的季节,我们每天海蛎子出货量在2万斤左右。”日照盛基水产总经理王锐介绍道。
牡蛎因富含蛋白质、味道鲜美,而被誉为“海洋牛奶”。岚山的牡蛎养殖环境水质稳定、温度适宜,不仅产量高,而且销路好。
“咱们这儿水质好没有污染,海蛎子品质绝对是杠杠的。你看咱这个笼子,上面那个小钩虾特别多,说明咱的水质特别好。我们的海蛎子卖到全国各地,南边到福建广东,北边到北京辽宁,都上咱们这边拿货,客户得排队,很好卖。”岚山东方水产养殖公司总经理赵明源说。
据了解,冬至前后至春节的这段时间,是岚山牡蛎的销售旺季,从今年年初到现在,牡蛎的出货量已达9000多吨。近年来,岚山区还深入实施“蓝色良种”提升工程,高纯度三倍体牡蛎首次在岚山育苗成功,打破高端贝类产业链前端技术空白,养殖面积突破9万亩,牡蛎产量增长107.2% 。注册“岚蚝”品牌,进一步扩大了地域性产品的知名度。
初审编辑:林坤
责任编辑:张丽
创意从哪里来?在青岛路中学美术教师陈长征看来,五千年的文化就是最大的创意来源。随着龙年即将到来,近日,一堂以甲骨文“龙”字为主题的创意美术课在青岛路中学开讲。[详细]
12月26日清晨,日照海边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冬泳爱好者。他们每天如约来到这里,在大海中畅游,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这群冬泳爱好者中,年龄最小的有40多岁,最大的60多岁。尽管天气严寒,海水温度低至0℃左右,但他们对冬泳的热爱让寒冷变得微不足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