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邹慧
编者按:协同振翅飞,五色绘胶东。自胶东经济圈成立一年多以来,胶东五市取长补短、协同发展、城市竞争力进一步跃升。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五市携手阔步新征程,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大众网·海报新闻应时启动“五色胶东”系列采访,以“红、金、蓝、绿、橙”五色为底色,聚焦胶东五市红色革命历史、金色农业农村提档升级、蓝色海洋高质量发展、绿色生态环保、橙色温暖民生五个领域,书写五市担负新使命、合力打造高质量城市圈的新篇章。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平平 日照报道
因港立市、依海而兴,这片辽阔蔚蓝的海洋孕育了日照。
日照港20年跻身“亿吨大港”,国内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投用,全国首个港口工业岸线退港还海修复整治项目--海龙湾工程完工……一批批海洋项目踏浪而来,一幅幅蓝色画卷在海风中徐徐展开,展现了这座城市向海图强、逐梦深蓝的姿态与担当。
依港兴市,从荒滩上起步
日照因港而生、因港而兴,港口是日照崛起的强力引擎。
历史的时针拨回到上世纪,1978年选址规划,1982年开工建设,1986年开港开放,日照港在黄海之滨的荒滩上拔地而起。
如今,站在日照港的观景平台上远眺,万里海天浩瀚无垠,塔吊在智能化机械的操作下有条不紊地装卸,一辆辆集装箱卡车鱼贯穿梭,万吨巨轮整装待发。1986年到2006年,日照港用20年跻身“亿吨大港”。目前,日照港装卸货种近40个,货物吞吐量突破4.3亿吨,8个货种过千万吨,5个货种居全国首位,已发展成全球重要的能源及原材料中转基地。
日照港自身具备的便捷管道及铁路集疏运系统,拥有打开国际市场的先发优势,2条千公里以上铁路、3条高速公路、5条输油管线纵深连接内陆货源,陆上通过新菏兖日、瓦日两条进港铁路,横贯亚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310条航线联通全球。“日照—欧洲”“日照—中亚”“日照—莫斯科”等集装箱国际班列,构建起陆海双向国际物流大通道,不断拓展国际“朋友圈”。
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直接对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日照港显示出独特的区位价值,服务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大有可为。
今年7月15日,山东港口日照港无人集卡5G“超远距”远程智慧驾驶亮相2021新动能·青岛展览洽谈会,人车异地相距百公里的情况下却能达到人车合一的效果。从青岛展洽会展台实时操控,远程驾驶在日照港集装箱智能化堆场运行的一辆无人集卡,演示过程零误差、零缺陷、零失误,充分展示其强大的科技优势。
此次展示标志着首次依托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完成的跨市区地域智慧港口超远程控制作业场景模式实现了重大突破,进一步推动了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为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探索打破时空限制的新型运营模式提供了新的启示。
日照因港设市、依港而兴,港城联动、互促共荣,是日照发展最鲜明特点。面对经略海洋、深耕海洋的新使命,日照市围绕港口建设、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生态优化等方面集聚优势、持续发力,激活海洋经济“蓝色动脉”,推动海洋产业“弯道超车”,让海洋真正成为日照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
耕海牧渔,产业升级挺进“深蓝”
日照坐落在黄海之滨,其优势在海洋,潜力亦在海洋。
2018年仲夏,一场深海养殖革命也在悄悄进行。中国首个全潜式深海养殖网箱“深蓝一号”投入波澜大海,伴随着吸鱼泵的轰鸣声,30万尾三文鱼涌入网箱入住新家。这座海上“巨无霸”便是“深蓝一号”,我国首座“深海渔场”。“深蓝一号”网箱周长180米,高38米,重约1400吨,整个养殖水体约5万立方米,相当于40个标准游泳池,网衣面积接近2个足球场大小,设计年养鱼产量1500吨。
“深蓝1号”的启用,开创世界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的先河,将养殖战线向外推进了130海里,打破了传统养殖业“望洋兴叹”的局面,大大拓展了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空间格局,把浩渺无垠的海洋变成潜力无穷的“蓝色粮仓”。这正是日照耕海牧渔,走向“深蓝”的生动实践,不仅拓展蓝色经济发展新空间,还有力推动全国养殖技术与装备的升级换代。
近年来,日照深耕海洋经济,拓宽海洋发展空间,加快推动现代渔业“登陆”“出海”。2020年,日照实现现代渔业增加值66亿元,三年年均增长1.2%,加快海洋牧场、海上粮仓建设,创建6处国家级海洋牧场、13处省级海洋牧场。
位于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东部海域,226个网箱投入使用,初步打造成为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区。2020年开始陆续投放黑头鱼苗560万尾,鲈鱼苗110万尾。现已开始陆续上市,产值预计超过2个亿。
近几年,日照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累计争取国家专项资金7907万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5亿元,628个深水抗风浪网箱投入生产,在建302个。在全市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网箱协会牵头,聚合水产育苗、养殖管护、装备制造、销售加工上下游企业资源的一体化产业链,实行“统一管理、分工明确、陆海接力、抱团发展”的网箱养殖新模式,为推动现代渔业从单一养殖到三产融合的“新样板”
将“三产”元素植入“一产”,通过“游、娱、食、赏、钓、放”等形式,实现对海洋渔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优化升级渔业发展模式,便是日照挺进“深蓝”的另一条航线。
海陆统筹,港产城融合“一盘棋”
下好经略海洋这盘棋,不能只盯着海岸线,而要一体化配置陆海资源和生产要素,推动“海陆统筹、港城互动、以港兴城”发展,实现融合“一张图”、建设“一盘棋”。
而今,重新俯瞰黄海之滨,以前硬邦邦、黑乎乎的散煤堆场被黄澄澄、软绵绵的金沙滩所取代,腾出2000多亩滨海空间,还城市一条“金腰带”。从“煞风景”到“新风景”,得益于日照港海龙湾和东煤南移两项“超级工程”。作为全国首个港口工业岸线退港还海、修复整治成生态旅游岸线的项目,海龙湾工程被国家列为典型引领示范项目。
湛蓝色的海面波光粼粼,人造沙滩金光点点,海天之际鸥鸟翱翔。远处的居民推窗见海,彻底告别了煤灰天、雾霾蓝,因港而生的生态旅游景点悄然兴起。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形成休闲度假、金融贸易、国际邮轮、人文居住四大片区,不仅增加市民近海、亲海空间,还有力推进城市景观岸线与港口生产岸线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在城市的另一端,同属姊妹工程的东煤南移项目正如火如荼,将紧靠城区的92万平方米煤堆场搬离,重塑46万平方米金沙滩、29万平方米城市活力新区、1882米生态岸线。项目完成后,将解决铁路货运穿越城市人口密集区的问题,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带动港口实现大宗散货接卸绿色生产。
绵延168.5公里的海岸线和64公里优质黄金沙滩,是日照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宝贵财富。2019年,日照市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再次入选“全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示范城市”。为打造“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美丽海洋、生态岸线,日照自2020年1月1日起,实行了最严格的海洋生态保护制度--《日照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
拥抱蔚蓝,美好的蓝图已经绘就,日照,一座更加现代的海滨城市呼之欲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邹慧
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日照火车站了解到,日照西站部分列车暂时停运。[详细]
日照港20年跻身“亿吨大港”,国内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投用,全国首个港口工业岸线退港还海修复整治项目--海龙湾工程完工……一批批海洋项目踏浪而来,一幅幅蓝色画卷在海风中徐徐展开,展现了这座城市向海图强、逐梦深蓝的姿态与担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