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党员话党史⑤ | 李来年:百年征程忆峥嵘

2021-07-13 13:40:05 来源:  作者: 贾小亿

  编者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日照市委组织部联合日照日报社、日照电视台、大众网日照推出《“红色印记”——日照市百名党员话党史》活动,邀请部分优秀共产党员讲述党史故事,追寻红色印记,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示日照市委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取得的重要成果,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实现日照精彩“蝶变”打牢基础、注入动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贾小亿 通讯员 李晶 蔡雨帆 日照报道

  在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东黄山前村,有一位93岁的老人,这位看起来非常普通的老人就是身经百战、功勋卓越的老战斗英雄李来年。

  四世同堂的李来年和老伴生活在自己的农家小院里,小院收拾得井井有条,蔬菜、树木以及花草都长势喜人。老人不善言谈,但只要一回忆起他的半生戎马生涯就会打开话匣子,仿佛又回到了出生入死的战争年代。

  转战大江南北

  1928年出生的李来年从小父母双亡,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李来年在乡亲们的庇佑下,吃着“百家饭”艰难地长大。侵华日军轰炸南湖,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湖惨案”,年幼的李来年目睹了日军的惨无人道,也看到了奋勇抗击日军的共产党军队是为穷苦百姓打天下的,那时他就立志长大了要保家卫国。1947年2月,李来年参军入伍,进入了解放军滨海军区的军工厂。李来年聪明勤快,同年年底被转入滨海军区特务连,后被改编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二纵队,开始了他转战南北的戎马生涯。

  因个子较矮,李来年被分配到五师十五团二营担任勤务兵兼通讯员。在淮海战役的战场上,周加合指导员对李来年的成长帮助很大,他以一名共产党员吃苦在前、冲锋在前的优良品质深深影响着李来年。

  1948年11月,解放军在山东临沂碾庄歼灭黄百韬兵团,李来年和战友们冒着战火奋勇杀敌,因表现突出荣立二等功。随后李来年又参加了消灭徐州杜聿明的战役并荣立三等功。

  淮海战役结束后,李来年和他的战友们被授予“淮海战役纪念章”。

  1949年4月,二纵队进入了渡江战役的战场。在战斗中李来年奋勇作战,再次荣立三等功。随后部队南下,转战浙江、福建、广东,于9月底返回南京。10月,新中国成立后二纵队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特纵队,李来年隶属于炮兵七师二十团。

  经过战争的磨砺和炮火的洗礼,李来年迅速成长起来。1950年1月,22岁的李来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庄严地站立在党旗下宣誓。那一刻,李来年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他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入党后的李来年非常要求进步,思想上努力向老党员靠近,军事技术上也严格要求自己。因其学习态度刻苦、为人踏实,组织上安排他学习汽车驾驶技术,经过三个月的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了汽车驾驶技术。

  征战抗美援朝

  1950年9月的一天,李来年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秘密集结至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在此进行了紧急集训,并于10月底抵达辽宁丹东,在鸭绿江上搭建浮桥,跨江入朝进入战区。

  二十团被志愿军总部任命为“钢铁机动团”,李来年所在的运输连又因为战斗力特别强,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所以又被戏称为“土匪连”。李来年和他的运输连的战友们之所以总是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是因为他们不仅都有着英勇作战的胆识和高超的驾驶运输技术,还因为他们善于总结摸索战斗经验,因此还被志愿军总部授予“钢铁运输连”的光荣称号。

  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李来年和他的战友们置生死于度外,克服一切艰苦,想方设法完成运输任务,确保前方弹药物资供应。在敌机轰炸频繁时,他们白天隐蔽,夜间运送,而且为了不被敌机发现,他们不开车灯,全凭经验摸索驾驶,行至危险路段,由引导员将内里是白色的棉军衣反穿着,走在前面引路。即便如此,也还是常常会被美军发射的照明弹照到,如果一旦被炮弹击中,驾驶员即刻用尽最后的力量将车辆冲向路边或者路沟,唯恐炸毁了道路后续车辆无法通过。他们发现之前运输弹药时车厢上面盖着苫布,一旦被击中,就会引爆全车弹药,损伤太大,他们就不再蒙盖苫布,一旦被炮弹击中,爆炸的弹药就会炸飞出去,车厢内的其他弹药还有可能保存下来,大大减少了损失和伤亡。这样就要求他们在运输驾驶时既快又稳。李来年冒着炮火,每每都能将运输任务完成,但他的很多战友却不幸牺牲。看着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在眼前壮烈牺牲,李来年并没有退缩,他紧握着方向盘继续完成战友未完成的任务。

  在抗美援朝战役中,李来年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四等功各一次,荣获“梅兰芳和平奖章”一枚、“朝鲜最高荣誉奖章”一枚。炮兵二十团在朝作战勇猛,荣获集体一等功三次。作战时李来年头部被美军炮弹碎片击中后,当时因条件有限只做了简单包扎。他还因感染病菌导致了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归国治疗才发现头部还残存着弹片,至今尚存体内。

  响应号召 回乡参加农村建设

  1956年7月,李来年远赴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在风沙肆虐的边疆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祖国建设攻坚战,这一去就是6年。1962年,李来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回到家乡参加农村建设。至此,征战15年的李来年又回到了东黄山前村。只是曾经那个瘦小的孤儿少年已身经百战,成长为一名坚强勇敢、不再惧怕任何困难艰险的战斗英雄了。

  征战沙场归故里,深埋功名建家乡。李来年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和待遇,也没有炫耀自己的功名,那些冒着生死危险换来的奖章被他慎重地收藏着,他在乡间辛勤地建设家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贾小亿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