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激活富民增收一池春水

2018-06-07 09:52:00 来源:  作者:

  六月的日照,色彩斑斓,大面积经济林果实丰硕、香气四溢,农民群众欢快地忙碌起来,开始了新一轮的绿色“掘金”。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日照市的林水会战中,全市上下着力将精准扶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奋力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不断夯实农村产业发展基础,切实提高百姓收入,农民的腰包鼓了,笑容多了,生活好了。

(资料图)

  绿色富民产业,“点睛”精准扶贫

  千余亩的连片黄桃树枝叶茂盛、碧翠欲滴,一颗颗绿色的黄桃幼果挂满枝头,诉说着村民心中的喜悦。

  东港区三庄镇战家沟村过去因贫困而出名,如今黄桃基地成了这里的新名片。

  2016年,在林水会战的热潮中,战家沟村引进黄桃基地项目,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流转了1500亩土地发展黄桃种植,村民们一边拿着每年每亩1000多元的流转金,一边在基地打工,双份收入的保障让村民们顺利踏上了脱贫致富的坦途。

  土地流转转出林水会战新高潮,林农家门口打工就业,增了产、增了收,让“林水会战的最终目的是惠民利民”这句话真正落到了实处,成了脱贫群众的真切体会。

  “林水会战不是一项孤立的工程,决不能‘就林造林、就水治水’,必须用系统的思维、工程的办法、市场的手段来谋划和推进,与三招三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工作统筹融合,放大辐射效应。”市委书记、市长齐家滨的话犹在耳边。

  于是在新一轮林水会战中,在坚持造林治水的同时,全面挖掘区域资源,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积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真正让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

  我们欣喜,已经投资2100万元的日照北方杜鹃园,目前已初见端倪,建成后不但可以让周边村民享受股金分红,还将优先聘用贫困户进园打工,充盈口袋。

  我们雀跃,已经种植了2000亩林下野山茶的省级贫困村五莲县户部乡黄巷子村,今冬将再发展3000亩野山茶,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景美好可期。

  我们惊叹,莒县招贤镇西黄埠村建起的20个高标准、规范化的花卉扶贫大棚,让全镇515户、841名贫困村民共享产业红利。

  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新道路,让曾经的荒岭、薄田变身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钱袋子”“聚宝盆”,林水会战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夯实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基石,激活了富民增收的一池春水。

(资料图)

  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眼下正是樱桃季,在被誉为“江北樱桃第一村”的五莲县刘家南山村,53岁的刘方贤正在自己的三亩樱桃林里忙着采摘。不远处,前来村里采购的大小货车排满了道路两侧,而电商摊位前,成箱的大樱桃,即将通过物流输送到全国各地的买家手中。

  以樱桃为媒,加快推进采摘园、观光游等乡村休闲产业链布局,破除区域发展瓶颈,补齐发展短板,实现莲西区域绿起来、富起来、美起来,这是我市“莒北莲西 精准扶贫”行动的真实写照。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综合开发为载体,加快高产、优质、高效经济林的发展步伐,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日照一直在努力。

  在东港,西湖镇申庄子村新挖了塘坝、新修了道路,该村“无生产水源、无村村通道路”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新引进的食用菌产业等项目,成功让30户贫困户“摘帽”。

  在岚山,黄墩镇陈家沟村的8000亩板栗长势喜人,光靠种植板栗,村民们每人一年就能多赚2万元,“群众得益、政府得绿”的目标在这里有了全新注解。

  在莒县,库山乡上石城村的600余亩荒山,已经变身成了绿化苗木种植和速生林种植的绿色林场,贫困户不仅可以在这里接受专业的林业实用技术培训,还能每年从这里“刨”出50多万元的收益。

  让“不毛之地”披上绿装,“贫瘠之地”变成“百果园”。林水会战以来,全市已建成160余处蓝莓、绿茶、果桑、大樱桃等林果采摘园、生态观光园;4个万亩以上林果片区、65个千亩以上片区;30余个林果特色基地、特色品牌,5000余贫困人口由此脱贫。

  随着林水会战的深入推进,一帧帧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广袤的大地上徐徐铺展,更多的贫困村因为林水会战,脱贫致富指日可待;更多的荒山因为林水会战,从恶水穷山向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转变就在眼前。

(来源:日照新闻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韩依晓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