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日照新闻

《海曲古诗1000首》连载十二:《张莘卿墓碑诗》

来源:大众网   作者:田文阁   2015-08-26 15:32:00

编者自按:

日照旧称海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为人文荟萃之地,文章奥府之区两千多年来,境内出现过大量诗人和诗作,境外骚人墨客亦多有与日照文友唱和诗作。历朝历代,日照不乏外来才俊,或做官、或创业、或访友论道,也有乐而忘返、于此安家落户者,他们在此留下了业绩,也留下了诗作,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然而,自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置日照镇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置日照县以来,虽前辈先贤或以血缘、或以地缘、或以业缘曾编纂成册,可终未成一本完整诗集,后世所传仅《日照县志》《安东卫志》中所辑的百余篇,且未加注,这致使大量先人佳作近于湮灭,编者受市委宣传部领导安排,经两年多大海捞针,遴选编纂了《海曲古诗1000首》,分“海曲古韵”、“宦途留韵”、“烈女悲韵”、“百年风韵”和“楹联集韵”五部分,并逐篇注明出处、作者、典故和版本差异,尽力“诗”、“史”合一。尤其对作者生平照录国史、方志、家谱等“旧典”,就锅便灶,述而不评。因编者才疏学浅,编、校中肯定存不少贻笑大方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方水土一方人,我们常以故乡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自豪。然而,这个“底”究竟有多厚?愿《海曲古诗1000首》能够打开一扇窗扉,让我们嗅一嗅两千多年来的山河书香、沧浪诗情。

田文阁

2015年7月23日

张莘卿墓碑诗

(金·东平)黄久约 

维公之学,沈酣载籍,博物洽闻。

维公之文,温润绚缛,气老益振。

行成于家,誉蔼于乡,孝友恂恂。

韬含蕴蓄,俟时而鸣,一出惊人。

自兹乡书,三为举首,学徒毕臻。

遂登甲科,人犹为恨,合冠时英。

从水依莲,割鸡操刀,所至有声。

圭璧其润,冰霜其清,善不近名。

金匮䌷书,玉署代言,稽古之荣。

积学美身,推之门人,以及子孙。

富贵利达,取必于天,卒如其言。

譬农服田,既播而耘,嶷嶷其蕃。

倦兹荣涂,归将悬车,容驷之门。

天不慭遗,奄夺之寿,已矣奚论?

郁郁松阡,归从先人,太平之原。

砻石刻铭,传信来世,不亡者存。

〔注1〕该诗录自清光绪十二年刻本(公元1886年)《日照县志》。

〔注2〕张莘卿:金国莒州日照镇人。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刻本《日照县志·人物》记:“张莘卿,字商老,天德三年进士。仕至朝散大夫、骑都尉、镇西军节度副使兼岚州管内观察副使。祀乡贤祠。详墓道碑,见《艺文志》。”

〔注3〕黄久约:《金史》记:黄久约,字弥大,东平须城人也。曾祖孝绰有隐德,号“潜山先生”。父胜,通判济州。母刘氏,尚书右丞长言之妹,一夕梦鼠衔明珠,寤而久约生,岁实在子也。擢进士第,调郓城主簿,三迁曹州军事判官。有盗窃民财,诉者以为强,郡守欲傅以重辟。久约阅实,囚得免死。累擢礼部员外郎,兼翰林修撰,升待制,授磁州刺史。磁并山,素多盗,既获而款伏者,审录官或不时至,系者多以杖杀,或死狱中。久约恻然曰:“民虽为盗,而不死于法可乎?”乃尽请谳之而后行。

久之,复入翰林为直学士,寻授左谏议大夫,兼礼部侍郎,为贺宋生日副使。至临安,适馆伴使病,宋人议欲以副使代行使事,久约曰:“设副使亦病,又将使都辖、掌仪辈行礼乎?”竟令国信使独前行,副使与馆伴副使联骑如故,乃终礼而还。道经宿、泗,见贡新枇杷子者,州县调民夫递进,还奏罢之。

时以贫富不均,或欲令富民分贷贫者,下有司议,久约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贫富不均,亦理之常。若从或者言,适足以敛怨,非损有余补不足之道。” 章宗时领右丞相,韪其议。寻上章请老,诏谕之曰:“卿忠直敢言,匡益甚多,未可使去左右。”迁太常卿,仍兼谏职。 

时郡县多阙官,久约言:“世岂乏材,阂于资格故也。明诏每责大臣以守格法而滞人材,乞断自宸衷而力行之。”世宗曰:“此事宰相不属意,而使谏臣言之欤?” 即日授刺史者数人。久约又言,宜令亲王以下职官递相推举,世宗曰:“荐举人材,惟宰相当为耳,他官品虽高,岂能皆有知人之监?方今县令最阙,宜令刺史以上举可为县令者,朕将察其实能而用之。”又谓久约曰:“近日察举好官,皆是诸科监临,全无进士,何也?岂荐举之法已有奸弊,不可久行乎?”久约曰:“诸科中岂无廉能人,不因察举有终身不至县令者,此法未可废也。”上曰:“尔举孙必福是乎?”久约曰:“臣顷任磁州时,必福为武安丞,臣见其廉洁向公,无所顾避,所以保举。不谓必福既任警巡使,处决凝滞。”上曰:“必福非独迟缓,亦全不解事,所以罪不及保官者,幸其无赃污耳。”久约无以对。必福五经出身,盖诸科人,故上问及之。翌日侍朝,故事,宰相奏事则近臣退避,久约欲趋出,世宗止之,自是谏臣不避,以为常。 

章宗即位,久约以国富民贫、本轻末重、任人太杂、吏权太重、官盐价高、坊场害民、与夫选左右、择守令八事为献,皆嘉纳之。再乞致仕,不许,授横海军节度使以优佚之。明昌二年致仕,卒。久约隽朗敢言,性友弟,为文典赡,有外祖之风云。 

〔注4〕沈酣:①饮酒尽兴,酣畅。 唐皮日休 《酒中十咏·酒城》:“万仞峻为城,沉酣浸其俗。”宋赵叔向《肯綮录·火骨成灰》:“萧山县有百姓项十五者,沉酣于酒。”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五·敬一主人诗》:“兴到一樽酒,沉酣据玉琴。”②沉迷;醉心。宋苏轼《答范纯父书》之四:“李唐夫一宅甚安,沉酣江山,旬日忘归,非久赴任也。”元本高明《琵琶记·蔡宅祝寿》:“蔡邕沉酣六籍,贯串百家。”③指沉醉;沉浸陶醉。冰心《寄小读者》二一:“敲着竹片和铜茶盘,唱‘数了一个一,道了一个一’的山歌--居然大家沉酣的过一两点钟。”④熟睡貌。《红楼梦》第二五回:“沉酣一梦终须醒,寃债偿还好散场。”吴组缃《山洪》三三:“他的同伴们有的沉酣的打着鼾。”

〔注5〕绚缛:绚烂丽,形容色彩华丽。

〔注6〕恂恂,xún xún:①恭谨温顺的样子:恂恂有儒者之风。《汉书·冯参传》:“为人矜严,好修容仪,进退恂恂。”②小心谨慎的样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③通“循循”。有步骤的样子:恂恂善诱。

〔注7〕乡书:①家信。周制乡学三年大比乡老与乡大夫荐乡中贤能之书于王谓之“乡书”或“乡老书”。见《周礼·地官·乡大夫》。后世科举因以“乡书”代指乡试中式。

〔注8〕金匮:①铜制的柜,古时用以收藏文献或文物。汉贾谊 《新书·胎教》:“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汉书·晁错传》:“陛下之德厚而得贤佐,皆有司之所览,刻於玉版,藏於金匮,历之春秋,纪之后世,为帝者祖宗。”②引申谓传之久远。《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愚臣既不能深援安危,定金匮之计;又不知推演圣德,述先帝之志。”颜师古颜注:“金匮,言长久之法可藏於金匮石室者也。”借指藏书。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李善长、宋濂、 王褘竝起自蒿莱,不覩金匮,古学废秏,而姓氏失其律度,兹无谪焉。”比喻博学。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先生以金匮之才,历石渠之选。”相士术语。谓富贵之相。 唐马总《意林·物理论》:“三亭九侯,定于一尺之面;愚智勇怯,形于一寸之目;天仓、金匮以别贫富贵贱。”方言。原指十分珍贵的柜子,这里名词作动词或形容词试用。在中原地区(尤其在皖西)金匮泛指珍爱、溺爱,偏贬义。

〔注9〕䌷:① chōu,抽引,理出丝缕的头绪。缀集:“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② chóu,古同“绸”。 

〔注10〕慭,yìn:①宁愿。②损伤,残缺。③忧愁,伤心。④谨慎,恭敬。

〔注11〕慭遗,yìn yí:亦作“慗遗”。 ①愿意留下。《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愸遗一老,俾守我王。”《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愸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②指前代留下的元老。 宋王镋《唐语林·补遗一》:“乘之周麾,徧劳憖遗。”③泛指遗弃;遗留。章炳麟《文学总略》:“有韵文中既録汉祖《大风》之曲,即《古诗十九首》亦皆入选,而汉晋乐府,反有憖遗,是其于韵文也,亦予以节奏低卬为主,独取文采斐然,足燿观览,又失韵文之本矣。

相关链接:

日照学者田文阁耗时两年编纂《海曲古诗1000首》

《海曲古诗1000首》连载(一):海滨龙神庙 
《海曲古诗1000首》连载(二):日照道中
《海曲古诗1000首》连载(三):日照县
《海曲古诗1000首》连载(四):日照道中
《海曲古诗1000首》连载(五):石臼所观海 

《海曲古诗1000首》连载(六):登排古城

《海曲古诗1000首》连载七|酬新亭《重经海曲见怀》

《海曲古诗1000首》连载八:《春霁早发感怀》

《海曲古诗1000首》连载九:《大野春垂轴》

古诗连载-《三月十三日将由济南之官日照留别诸同人》

《海曲古诗1000首》连载十一:《张状元书院》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韩依晓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