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平可心
莒县县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会
全省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视频会议莒县分会场
组织全体民警、辅警、警务助理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走访摸排
莒县公安局集中退赃大会
大众网·海报新闻通讯员 杨善宝 日照报道
今年以来,莒县公安局牢固树立“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警务理念,紧紧围绕全县乡村振兴发展大局,找准定位、发挥主业、创新举措,全力维护乡村稳定、守护群众平安,取得明显成效。
重拳“打”,惩犯罪净风气
强势打击农村黑恶势力。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龙头,严厉打击把持农村基层政权、欺行霸市、横行乡里的农村黑恶势力,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2个,涉恶犯罪集团8个,涉恶犯罪团伙6个,村霸4人,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34人,破获案件505起,形成了对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的压倒性态势。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
深入推进“云剑”“昆仑”“清源”整治等专项行动,重拳打击农村地区盗抢骗以及食药环等民生领域犯罪,切实保护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共破获传统侵财案件104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6起、食药环案件25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73人,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严密防范农村涉众型经济风险。坚持把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风险摆在首位,将农商行信贷员发展为民间资金异常流动信息员,及时发现非法集资、非法吸储等苗头性信息,提前进行预警防范。
对于构成犯罪的坚决予以打击,形成强烈震慑,有效防止经济风险转化为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风险。今年以来,破获农村地区非法集资案件1起,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重拳整治农村治安乱点。针对农村群众反映突出的黄赌毒、涉枪涉爆等问题,坚持露头就打、重点整治,坚决杜绝“标签式”、“疮疤式”问题形成。共查处黄、赌案件28起;查处非法存储、燃放烟花爆竹案件18起;破获毒品案件起5起,强制戒毒3人。
预先“防”,止纷争促和谐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大走访活动,组织全体民警、辅警、警务助理,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走访摸排,重点加强对扶贫攻坚领域、利益诉求群体、投资受损群体,以及农村突出的债务、情感、邻里纠纷的排查,同步启动村民调解、司法调解、“警司联调”等多元化解机制,全力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涉农矛盾纠纷1000余起,全县农村未发生因矛盾纠纷激化而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案事件。源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深入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宣传提升年”活动,将防诈骗工作纳入对各乡镇街道平安建设考核内容。针对农村地区高发、多发诈骗类型,组织民警编拍反诈骗宣传小视频5个,通过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发布。
以莒县土话为宣传语言,录制“土味喊话”防诈音频,在全局87台巡逻车和全县1600余个村头大喇叭上循环播放,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引起提升农村群众防范意识。今年以来,在全省、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量整体上升的情况下,我县实现了有效遏制和稳中有降。4、5、6月份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分别环比下降10.58%、15.79%、43.8%。聚力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用好群众议事学习日、“村村响”系统,创新“民警讲法”“以案说法”等普法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提升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引导广大农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共开展法制宣传活动60余次,农村群众到县及以上上访量下降70%。
共同“治”,积小安成大安
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乡镇、街道党委,拓展基层党建的载体功能,积极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安全防范宣讲、组织群防群治等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范畴。推进警务室进驻社区服务中心、综治服务中心,实现社区警务与社区党务、政务和服务的深度融合。已有9个警务室完成进驻。推进共治共享。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广泛动员发动农村治保主任、治安积极分子、平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治,组织开展邻里守望、村民调解、义务巡防等形式多样的群防群治工作,在124个农村社区,全部建立红袖标义务巡逻队。
依托“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推进“城乡技防一体化”建设进程,已将80%的村庄建成技防村,切实提升了农村地区物防、技防水平。今年以来,农村地区刑事、治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24.11%、11.83%。延伸警务触角。继续深化“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择优选聘警务助理1206名,加强教育培训和考核奖惩,切实提升工作积极性。以“止于未发、再快一秒”为目标,依托警务助理探索“乡村110”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警务助理工作范围,由警务助理协助辖区派出所开展警情协处、纠纷调解、交通劝导、平安宣传、网格巡逻、危难救助等工作,确保案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有人管事、有人处置。
强化重点监管。紧盯乡村无牌无证、酒后驾驶、报废车上路、疲劳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和九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消防重点监管部位,常态化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从源头上有效防控安全风险。今年以来,先后排查整改各类隐患1048处,查处违法行为6.3万余起,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3%。
主动“接”,促发展惠民生
主动包联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对接省派莒县乡村振兴服务队,积极征求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月向服务队汇报辖区治安状况以及社情民意动向。“一对一”包联污水处理厂、玫瑰产业示范园、养老中心田园综合体、袁公河湿地工程等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定期组织包联民警上门走访调研,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全力开展重点项目周边治安秩序整治,指导做好内部安全防范、疫情防控等工作,为项目顺利投产和疫情期间复工复产提供公安支持。省派莒县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省住建厅副厅长王润晓高度肯定,专程到县局送来感谢信。
创新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立足公安工作实际,积极构建“党建+精准警务”模式,压紧压实脱贫攻坚定点帮扶责任,先后选派6名政治觉悟高、群众工作能力强的民警担任第一书记,并从县局机关19个党支部选派206名党员民警与库山乡7个村206个贫困家庭结对帮扶,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战任务。工作做法被省厅、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县委组织部推广。
深化改革便利农村群众。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一门通办”试点项目,探索将车驾管、出入境等行政审批服务项目集中到派出所服务大厅办理,推行警种业务一门通办,实现“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积极推广办牌办证、送牌送证定点服务、预约服务、巡回服务、上门服务,最大限度让农村群众享受到公安改革成果。今年以来,县局在农村地区设置电动自行车登记挂牌网点58处,核发电动自行车号牌7.2万副,深受农村群众欢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平可心
回复中称,东港区城区各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片区主要按照道路划分,不以小区、村居、社区为单位划分,调整招生片区,不仅要考虑距离学校的远近和学校的现有规模、最大容纳能力,同时要考虑该小区周边其他小区适龄儿童数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