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莒县:扶贫车间成为群众脱贫“永动机”

2017-12-13 19:06:00 来源:  作者:
 
 
 

大众网日照12月13日讯2016年4月,县贸易办选派商贸服务管理科科长钟翠娟到峤山镇古乍石村任“第一书记”。她创新进取,深入挖掘优势特色,经过对当地特色产品的“石竹茶”的深入调研,她发现这种茶叶可能会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

经过请教专家、与村两委深入研究、征求多方面意见,最终决定走茶园规模化产业的路子,打造“石竹茶”品牌,她动员村里把上级扶持的扶贫资金拿出来,设立扶贫车间,聘请行动不便的村民到车间干一些来料加工、产品包装等力所能及的活,并将股份分配给14户未脱贫户。将所得收益拿出72%分给贫困户,28%用于村集体收益,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脱贫的长效问题。

目前,依托“石银山”品牌,古乍石村已形成了以石竹茶为主导,以小米、板栗、山珍等为主的系列特色农产品。

12月10日,笔者来到山东莒县峤山镇古乍石村扶贫车间内,工作人员正熟练地分拣加工着蔬菜卷,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古乍石村的电商很火,没想到扶贫车间干得也是有声有色。

为了做大做优石竹茶产业,该村去年实行村企合作模式,投资120多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扶贫车间,新购置茶叶烘干机、真空包装机、电子分装称等配套设施,主要从事石竹茶、大姜、小米、板栗等农副产品加工。扶贫车间运营一年多来,为带动群众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石竹茶、小米等农产品季节性很强,石竹茶在每年的五、六、七月份忙一季,小米加工包装仅忙一个多月,这就造成扶贫车间“半年闲”,务工群众便没活可干。

为了发挥扶贫车间最大效益,带动更多群众增收,今年10月份,该村通过招商引资,与一家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在原来扶贫车间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新上了一条蔬菜加工生产线。现在,蔬菜加工生产线用工20余人,人均月收入1500余元,其中贫困人口18人。据该村“第一书记”钟翠娟介绍,务工人员熟悉操作技能之后,实行传、帮、带,将聘用更多的村民前来务工。届时仅蔬菜加工车间就能解决40余人的就业问题。

“在这里干的怪好,车间刚建起来时,俺就过来了,炒茶、包卷都怪熟,一天能赚个百来八十的,这扶贫车间建村里,俺干活顾家都不耽误,多好的事啊。”古乍石村45岁的贫困户王世俊边给菜卷装盘边说道。

      据了解,该村扶贫车间分为炒茶车间和蔬菜加工车间,在夏秋季节,两个车间同时运营,用人多时达到60余人,村民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常年在扶贫车间务工人员,一年收入将达到2万余元。此外,今年扶贫车间拿出1.3万元分红款,覆盖贫困户14户22人,人均增收427元。车间的有效运作,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成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永动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平可心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