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抗疫情 致敬三庄中心卫生院的“白衣天使”们

2020-02-13 15:28: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日照 作者: 彭钰 吴世超

  大众网·海报新闻日照2月13日讯(记者 彭钰 通讯员 吴世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防控的关键时刻,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在这场与新冠疫情的较量中,有许多战斗在一线的医生护士,更有很多在基层、在防控一线默默工作、倾情付出医务工作者,他们并不光鲜,却履职尽责,无怨无悔地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正如清代诗人袁枚描述的“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刘斌进行摸排工作

挨家挨户消毒

  刘斌是三庄中心卫生院的一名防疫医生,负责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消毒消杀工作。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大年三十下午,他便与同事重返工作岗位,对全镇从武汉返乡人员进行摸排,入户开展工作,逐一询问基本情况做好记录,逐一进行测量体温、告知注意事项,对居家环境进行消毒消杀。当完成这些工作已经是除夕晚上近8点了,回到单位时,他的未婚妻已经在车上等了他6个多小时。

  今年是未婚妻第一次到他家过年,刘斌除夕早早将未婚妻接到家,准备陪着女朋友过一个愉快的春节。但在接到通知后,他就就毫不犹豫的投入到工作中,上午他换上了新衣服,下午他就背上喷雾器入户进行消毒工作,无怨无悔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在经过14天的医学观察期后,从武汉返乡人员开始逐步解除隔离,这对于被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个好消息,对于周围的百姓来说这也是莫大的宽慰。刘斌和同事逐一将这个好消息带给他们,高兴之余不忘告知他们解除医学观察后的注意事项。他说没有比这样的结果更让人欣慰的了,必须要感谢医学观察人员这段时间理解和配合,危难之时的接触,让我和他们中不少人成为了朋友,看到他们解除医学观察时高兴的样子,他悬着的心总算稍稍安稳了几分。

王远平在防控检查站

  王远平,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一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准扶贫工作和基本医疗服务已经让他忙的几乎连轴转。更不巧的是,他妻子骑车时不慎发生了车祸,于是照顾妻子、孩子、母亲,料理家务一大堆事务全都落在了这样一个老爷们身上,本想一年工作完成了,安心过个年放松一下心情,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他更加措手不及。

  王远平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是东港区政协委员又是日照市道德模范。疫情防控工作他身体力行的冲在前面,卫生室工作没有耽误,还配合村委做好防控工作,保障全村居民身体健康。他说:“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路上他依然会奋力前行,最近一段时间他会积极配合村委更好的开展防控工作,为保障全村父老乡亲们的平安健康努力,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匡立申和袁安忠为医学观察区域消毒

袁安忠为医学观察者测量体温

袁安忠进行信息登记

  匡立申和袁安忠,三庄镇两名朴实的乡村医生。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为了更好的做好预防控制工作,他们需要对从疫区返乡人员进行集中医学观察14天,并坚守在医学观察点。

  面对尚未全面了解的疫情和感染风险,每个人产生胆怯的恐惧心理都在所难免。但是当大年初一到医学观察点进行医疗服务的任务落到他们两人身上时,面对家人的恐惧与反对,他们毅然选择了前往集中观察点工作,担负起医疗服务工作,到达医学观察点后迅速地投入到工作中。调整房间布局、分送生活用品和消毒消杀用品、对医学观察区域进行规范消毒......待武汉返乡人员陆续到达后,安排入住、讲解注意事项、测量体温登记上报,他们两人也做的井井有条。并在医学观察期间,给医学观察人员分发一日三餐,帮他们及时规范处理产生的垃圾。

  在医学观察期间有些人心理压力较大,情绪低落,匡立申和袁安忠便每天积极疏导他们的情绪,耐心劝导,解说疫情是可防,可治,可控制的,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

  默默付出等来的则是好消息,随着医学观察人员最后一天体温测量全部正常,符合集中医学观察解除条件,匡立申和袁安忠悬着的心才有了着落。这不仅代表着被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安全到期,也预示着坚守在岗位上14天的袁安忠、匡立申两位大夫也可以与家人团聚了。当解除医学观察通知书下达时,有位医学观察人员动情的说,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他们不顾自身安危,给了我们最贴心的的照顾,也给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同舟共济”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与那些光荣的“逆行者”们一样,他们虽然身处不同“战线”,但疫情防控基层战“疫”第一线的防疫工作同样不能有丝毫懈怠。

  这是每一个在面对这次疫情默默奉献的医护工作者的心声,更是战胜疫情的底气。正是有他们默默的辛勤付出,才使得乡镇基层的疫情防护工作得到有利的保障!恰似苔花如米小,亦如牡丹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