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 “五治融合”打造镇域社会治理新样板

2022-11-23 16:33:30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孙铭良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铭良 通讯员 许宏丽 日照报道

  “宅科村,是福地,村风正,聚人气;爱国家,为集体,跟党走,志不移;谋发展,创业绩,奔小康,人心齐;勤读书,多学习,重科学,讲礼仪……”在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宅科村,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三字经”,将乡风文明、社会治安等内容融入其中,在传唱中深入人心。

  这正是涛雒镇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聚焦打造“枫桥式涛雒”特色升级版,涛雒镇积极转变治理理念,逐步形成了以政治为引领、自治为核心、德治为灵魂、法治为保障、智治为支撑的“五治融合”镇域社会治理体系。

  政治引领聚合力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夯实基层党组织是关键一环。对此,涛雒镇探索建立了一网、两平台、一终端的“121”网格工作体系,推动基层党建网络与社会治理、城镇管理网格“多网”融合,并创新实施科级干部沉网、吹哨报到“响应”两项机制。另外,全镇20余名科级干部带头下沉服务重点企业、在建项目、村居治理、渔船管控一线网格,全面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才能更好了解群众需求。在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下,也更好凝聚了镇域社会治理合力。”涛雒镇党委组统委员宋全慧说。

  自治夯基增动力

  村里的事还要村民说了算。村务大事民主公决和三务公开,是“四议两公开”的前身,也是大草坡村率先推行的一项村民自治的创新举措。大草坡村党支部书记孙纪顺介绍说:“通过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务的决策权交给村民,把群众关心疑惑的摆给村民看,过去一些不好办、办不好甚至不敢办的事情都好办了,干部办事更有力气,群众心里也更服气。”去年,村里又推选老干部、退休教师、老党员等有声望的人员组成乡贤理事会,参与村里重大事务的商讨、决策。自去年7月份成立以来,先后协助村“两委”完成了自来水改造、道路提升以及排水系统提升改造等项目,成为大草坡村“两委”的“左膀右臂”。“乡贤参事会接受政府的监管和村委会指导,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参谋建议、示范引领、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了‘村事民议、村事民治’。”涛雒镇党委副书记潘娜说。

  德治铸魂激活力

  在东南营村的乡村书屋,有一面独特的“家风墙”。村“两委”成员侯彦介绍说:“家风墙进书屋,让村民特别是孩子们,在阅读的同时也能学习好家风好家训。”在下元一村,村民更是用行动诠释着好家风好家训。作为“国家级森林村庄”,秋天落叶增添风景的同时,也给村庄环卫出了不小的难题。对此,村里的老党员沈红松和群众徐茂连,每年秋天都会义务帮忙清扫街巷。他们说,“我们是村里的一员,村里的事就是自家的事”。

  围绕党风做引领、村风树标杆、家风夯基础,涛雒镇从“家风家训”入手,同步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乡村书屋等资源,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德治体系持续完善。近年来,涛雒镇先后选树“身边好人”20余个,新建乡村书屋24处,组建成立文明迎亲队30余支,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全覆盖,并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山东省“书香之乡”等称号。

  法治保障强助力

  涛雒临港靠海,过去一段时间,渔业纠纷案件一直居高不下。对此,涛雒镇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创新深化警司联调、海上调解等多种模式,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纠纷同调”的化解矛盾工作新机制。特别是依托“碧海红帆”党建成立的海上联合调解委员会,通过船管民警下沉、定期派驻法律顾问、聘任熟识当地风土人情、海上作业经验丰富的老船长等作为海上专职人民调解员,3年来有效排查化解各类涉海矛盾纠纷126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如今,在涛雒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已悄然形成。

  智治赋能提效力

  作为省数字乡村试点乡镇,涛雒镇还创新了“1个平台、执法和网格2条运行线、N个专业队伍”的“1+2+N”管理模式,并在全市率先实现智能数字化城管平台与高清智能监控平台相融合,全镇社会治安防控、应急指挥处置、民生服务保障、惠企帮办等事项汇成“一张网”。创新开发建立涛雒企业云平台,辖区内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实现指尖点对点实时链接,方便企业按索引查询。

  “有了企业云平台,我们在手机上一点就能了解到最新的惠企政策,而且平台还专设了镇长信箱,有任何问题都能第一时间上报反馈,方便多了。”华昌机械负责人张守刚说。目前,涛雒企业云平台已注册企业、工商户3600余家,汇聚政策30余条。

  “以人民为中心,将党的群众路线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动能,不断健全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涛雒镇党委书记陈彬表示,将继续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着力打造镇域社会治理新样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红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