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侯彦平
责任编辑:孙昊
海报新闻记者 侯彦平 牟怡晓 日照报道
4月26日清晨,备受瞩目的日照站正式投入运营。
在候车大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盛宴同步拉开帷幕,十二座朱红展位沿玻璃幕墙次第排开,金灿灿的"非遗展区"字样格外醒目,引得往来旅客频频驻足。
海报新闻记者在莒县过门笺展位前看到,金箔点缀的镂空剪纸随风轻扬,与高铁站穹顶的玻璃天窗交相辉映。"这可是咱日照的非遗!"工作人员话音未落,乘客李女士已举起手机连拍数张,"原本只想坐车出行,没想到撞见这么美的艺术,值了!"
不只是过门笺,日照绿茶、农民画绣、日照黑陶、刘氏盘扣等日照非遗一字排列,为过往乘客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而结合非遗创作的伴手礼,更是收到了热烈欢迎。
另外,现场还设置了美食类非遗展区:日照煎饼麦香四溢,乔记八大碗的浓油赤酱勾人馋涎,嗡嗡乐园的糕点甜香精致……现场工作人员更是热情地招待来往乘客品尝。
据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工作人员介绍,为营造欢乐祥和的氛围,同时向进站旅客展示日照特色文化,他们特意借助日照站启用的节点,设置了非遗展区。展区内不仅展示了日照市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的莒县过门笺,还有其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日照绿茶、农民画绣、京冬菜等。
当非遗从博物馆走进高铁站,传统文化就真正‘“活”在了人间烟火里,更让千年文脉随着高铁网络,奔向更远的远方。
初审编辑:侯彦平
责任编辑:孙昊
不只是过门笺,日照绿茶、农民画绣、日照黑陶、刘氏盘扣等日照非遗一字排列,为过往乘客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而结合非遗创作的伴手礼,更是收到了热烈欢迎。[详细]
4月26日9时11分,G4865次列车从日照综合客运站发车,穿过黄海之滨的初夏晨雾,驶向北京南站。[详细]
赵德发长篇小说《大海风》以日照渔村百年变迁为叙事主线,构筑了一部海洋文化与人性的双重史诗。作品以波澜壮阔的海洋为舞台,既呈现渔民世代"耕海牧渔"的生存智慧与精神信仰,又深入刻画现代浪潮冲击下传统渔村的裂变阵痛。[详细]
春日的岚山区巨峰镇相家楼村,千亩麦田正以蓬勃之姿演绎着生命的律动。这片褪去了冬日沉寂的沃野,化作一块巨大的翡翠地毯,铺展在齐鲁大地之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