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即日起,大众网采编人员分赴山东17市,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全面展示全省上下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充分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取得的重大成就。记者们深入基层,走近工人、农民、医生、售票员等普通群众,亲身体验他们的生产生活,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用原汁原味的典型事例,深入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多角度展示我省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的创新实践。
我们将通过图文、短视频、手机直播、VR、H5等融媒体报道方式,在大众网、大众论坛、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大众网新浪官方微博、大众网官方微信、大众网17市分频道全平台推出报道。更多精彩,期待您的关注!
新春走基层:破完冰再拜年!两代人坚守日照这方净水
时间:2018年2月13日上午
地点:山东省日照市水库
记者:王明硕 胡文超
伴随新中国前行的步伐,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水利大建设的强劲推动,日照水库已从过去的穷山辟水、一片荒芜发展成如今的文化旅游生态景观区和供水水源地。在这风景秀丽、碧波荡漾的深山水库旁,常年驻守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单位——日照水库水文站,站上只有金强、金伟兄弟两人,他们常年驻站,观天气、测雨量、报水情,寒去暑来,多少个日日夜夜,汗水和雨水浸湿了哥俩的衣裳,却不能消减他们无怨无悔的工作热情。
两代人,三组家庭,半个世纪的奉献
哥俩出生在一个水文世家,父亲金照明在1959年日照水库建成后就来到了水文站,在站上一干就是40多年,直到2000年从站上退休。这一过又是17个年头,直至今日,已近耄耋之年的老父亲还时常来到水文站帮着雨量、发报。受父辈的熏陶影响,哥俩从小就对量雨测流情有独钟,痴迷地喜欢上了水文,80年代高中毕业后,他俩相继参加了水文工作,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分工,但每当汛期来临,全家人总是一同走上一线,“当时就想着必须第一时间把汛情收集报上去”,在暴雨洪水来临之时选择“逆风前行”,为汛期安全,也为珍贵的水文资料。
水文父子三人
哥哥金强
弟弟金伟
时代交叠,奉献前行
父亲金照明1959年开始参加水文工作,可以说,金强、金伟两兄弟就是在水库边长大的,提及儿时,哥哥金强表示,印象最深的就是,在70年代,所有的水文数据都是通过去邮电局,“滴滴滴滴”打电报发出去了,每当汛期来临,邮电局总是会派电报员带着电报机来到水站时时发送,当时不像现在,到处都有电,电报机需要用手摇发电机才能供上电,当时年仅十几岁的金强,力气还很稚嫩,不知道及时传递汛情的重要性,知道的是及时帮父亲完成工作,好让父亲早点睡觉……
所有的测量数据都需要手工抄录
科技进步,不忘初心
“这是取土锥,跟洛阳铲是一样的作用”弟弟金伟向记者介绍到,七八十年代,水文设备还非常落后,如果需要测量墒情(土壤湿度),需要先取土,这个取土锥就是取土样的工具,取完之后再拿到煤油炉子上一点点炒干,对比前后重量,测量土壤含水量,前前后后需要三个多小时,如果炒糊了,时间就没法界定了。现在使用电子仪器,土壤湿度测量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了,而且更加精准。
记者在现场还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电子测量都比人工的准确,就如降水量测量仪,通过仪器收集,人工量杯测量,最精准的可以控制到0.1毫米的误差,电子测量仪只能达到0.5毫米的测量精准,所以每当下雨时,都需要收集仪器、人工两个数据,以人工来校准电子仪器,已求达到最准确的数据,“仪器测量的其实已经非常精准了,但是还是亲手测量过才能放心”弟弟金伟告诉记者。
新(图右)老(图左)工具对比
砸完冰再拜年
冬季水面结冰对水尺的破坏非常严重,首先对于测量也有很大影响,水面结冰,体积膨胀,容易将水尺挤裂,严重影响正常测量工作,金伟告诉记者,每天早上8点要准时过来测量,所以每天的破冰都是必须和必要的,冬季日照水库冰面结冰都在5厘米左右,冰面不如地面,不要用力,所以干起来非常费力,经常干完都是一头汗。
新年将近,当记者问起过年休班时,哥哥金强说道“我们全年无休,大年初一也要破完冰,记录上,再去拜年”。当我们都在家里走亲访友,相互庆贺新年时,有那么一群人如“老黄牛”一样默默奉献在工作岗位之上,在我们的身后保卫着我们的幸福,不是高新的职业才显尊贵,不是炫目的职场才显伟大。你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厚厚的冰层
破冰之后才能测量出准确的数据
后记:日照水文人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和心血,换来数以万计的珍贵水文资料,据了解汛期,共向省、市防年,日照水文局共发布洪水预报17次,统计上报来水量信息30余份,实测流量117次,监测传输发送水文基础数据310万余条,发送水情信息及可供水量短信1.6万条,报送土壤墒情13次,监测信息78条,为日照水库防洪保安全和城市供水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