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林坤
责任编辑:孙昊
大众网记者 王阳 叶雯 日照报道
特色种植是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开启了农民增收的大门。近年来,岚山区中楼镇娄家湖村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种植项目,让“小作物”变身“大产业”,为乡村振兴再添新路径。
近日,记者走进中楼镇娄家湖村的种植大棚,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翠绿的芸豆挂满枝头,晶莹的葡萄缀满藤蔓,西红柿、黄瓜等果蔬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中楼镇娄家湖村自2020年进行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特色产业”模式,共流转土地200余亩,建设大棚60个。“我们村一般种植西葫芦、西红柿、黄瓜等果蔬,一个棚年产值在五六万块钱上,效益都很好,在我们镇上来说是大棚最多、土地流转最多的一个村。通过‘土地流转+特色产业’的模式,为村民探索出了一条致富之路,实现了群众和村集体的双向增收。”中楼镇娄家湖村党支部成员、妇联主席张成苗告诉记者。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中楼镇娄家湖村将继续以特色种植为根基,深度挖掘农业的多元价值,不断优化种植技术,以土地流转带动农村规模化产业,不断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为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活力,把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初审编辑:林坤
责任编辑:孙昊
4月27日上午,日照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日照市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市海洋发展局局长董建华,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副支队长杜国强,日照海警局执法办案队队长王伟,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支队长韩小伟共同出席发布会,并就今年的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工作[详细]
4月26日9时11分,G4865次列车从日照综合客运站发车,穿过黄海之滨的初夏晨雾,驶向北京南站。[详细]
不只是过门笺,日照绿茶、农民画绣、日照黑陶、刘氏盘扣等日照非遗一字排列,为过往乘客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而结合非遗创作的伴手礼,更是收到了热烈欢迎。[详细]
赵德发长篇小说《大海风》以日照渔村百年变迁为叙事主线,构筑了一部海洋文化与人性的双重史诗。作品以波澜壮阔的海洋为舞台,既呈现渔民世代"耕海牧渔"的生存智慧与精神信仰,又深入刻画现代浪潮冲击下传统渔村的裂变阵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