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延斌
编者按:
2022年,又是一个龙腾虎跃的好年景。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欣欣向荣的日照”系列报道,与网友一起重温暖心场景,触摸发展脉动,感受日照大地的崭新气象,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徐延斌 陈梦飞 日照报道
在莒县小店镇兴晟芦笋种植合作社内,一株株翠绿鲜嫩的芦笋生长旺盛,排列整齐,嫩绿喜人。村民们正手持短刀熟练地采收达标的芦笋。
收割的芦笋被工人们整齐堆在一起,进行分选、裁切、打包、装箱。作为小店镇最具特色的产业之一,绿芦笋种植已有近40年历史,以前芦笋只是单季产出,从每年的3月份到10月份,产能有限。现在已实现了芦笋的反季节种植冬天也可以正常生长,保证了产量。
兴晟芦笋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商玉斌介绍道:“目前,芦笋的价格相对较高,年前大棚芦笋价格达到15元/斤,现在露天芦笋上市了,市场批发价也在8元/斤,前景非常的好。”
近年来,小店镇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创新发展、合作共赢、入股分红的利益联结模式,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盘活村集体资产,以“土地入股+保底收入+务工就业+二次分红”“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年带动农村劳动力1.5万余人,绿芦笋种植农户均增收5000余元,促进绿芦笋产业快速发展。
“在芦笋大棚里上班一年多了,每个月两三千块钱的收入,现在芦笋行情这么好,年底我们还有分红,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正在采摘芦笋的王大姐说。
据了解,自2020年小店镇实施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以来,新建了低温储藏库、保鲜库、烘干房、加工车间,目前小店镇绿芦笋加工企业有7家,其中3家获得了芦笋出口资质,围绕绿芦笋产业从事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从业人员已达到1.2万人。
现在,小店镇绿芦笋已经发展成为北方重要的芦笋种植基地,产品出口到日本、美国、英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多个国家和国内各大城市,速冻绿芦笋出口量超过全国的70%以上。小店镇围绕芦笋打造出一条以种植、加工、销售为主的产业链,2021年小店镇通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验收,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产业强镇典型案例。
业兴风正村美,绿芦笋产业已经成为小店镇面向国内外市场的一张“绿色名片”。下一步,小店镇将秉承“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农业发展思路,推动“特色蓝莓产业”+西部绿芦笋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红绿相宜 富饶善治”新小店,为乡村振兴贡献小店力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延斌
在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通常选择用屏幕和键盘来获取、传递信息,很多传统技艺悄无声息淡出视野。今天,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慕名而来,带你认识时光印记老师王萍萍,开启活字印刷体验之旅。[详细]
人勤春来早,硕果满枝头。进入4月以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莒县果庄镇1.5万亩油桃进入收获季节,繁茂的枝头被桃子压弯了腰,微风拂来,桃园里阵阵桃香,惹人“桃”醉。[详细]
白衣如雪,剑客出鞘。身着保护服,剑道上的击剑队员你来我往、伺机进攻,身形灵巧、挥汗如雨,海报新闻记者在队员的声声呐喊声中感受到了击剑运动的魅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