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田洪祥
整齐划一的草莓大棚、看护房以及新升级的沥青路
大棚内绿意盎然
看护草莓大棚的村民张守合正在采摘草莓
红彤彤的草莓千娇百媚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田洪祥 实习记者 李奕萱 日照报道
草莓大棚内莓香阵阵,娇艳欲滴的草莓样子煞是可爱,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手中的草莓,红艳艳的草莓映照着喜悦的笑脸。体验完采摘乐趣,镇内的沁园春风景区、大暖帐诗茶小镇、春风十里、河山风景区还可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娱乐服务……
这里,便是日照高新区河山镇,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片景象的取得,得益于河山镇近年来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所铺就的草莓产业长效致富路。
费家官庄村:技术革新让草莓住上“地暖”房
在几年前,费家官庄村还是另一番模样——村民们守着各自的草莓大棚,靠着落后的传统种植技术,养家糊口。
2019年,由该村党支部引领,村包联共建单位争取政策支持,费家官庄村组织成立了日照高新区河山果之乐果蔬专业合作社,通过征引、招租,引进企业在村内高标准建设了6个现代化草莓大棚。“新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我们的草莓提前半个月左右上市。早上市就有价格优势,我们的收益肯定会更高。”费家官庄村第一书记熊若言介绍道。
据悉,这项新技术,叫“太阳能+地暖应用于农业大棚土壤增温技术”,特别之处在于大棚内安装有太阳能光板,并在大棚的土壤内预埋有水循环管道,通过集中式太阳能热水循环系统,可对棚内的土壤进行升温,就像是给草莓供上了“地暖”。
“这项新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的改良土壤化学及物理和生物学状态,并可减少土壤病虫害和土壤温度过低所造成的幼苗先天生长缺陷。最直观的就是,通过该技术种植的草莓,可以早于同期种植的草莓提前半个月上市,提前入市抢占市场。”费家官庄村党支部书记牟善兵说。
“尝尝,可甜了!”负责看护草莓大棚的村民张守合向记者递过来一颗草莓,“这项技术好啊,让草莓在最舒适的环境中生长,小小的草莓吃上了有机肥、喝上了净化水、住上了地暖房,咬一口汁水四溢,可香甜了,游客们都喜欢吃!”
要想富,先修路。大棚建好了,更要给游客提供宽阔通畅的旅游采摘道路。2020年,费家官庄村还实现了“户户通”,村内的主干道全部升级成了沥青路,47路公交车还通到了村内并设有公交站点。
技术革新、通村通路这一把把“金钥匙”,打开了费家官庄村的“致富锁”,映红了百姓们的致富路。
范家官庄村:报团取暖让村集体经济“热”起来,村民腰杆挺起来
尚修安是河山镇范家官庄村安邦草莓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他介绍:“我们这个村有170余户村民,种植草莓的有110余户,全村共有200多个草莓大棚。现在草莓种植户都入股了我们合作社。”
据悉,安邦草莓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扶持资金,还以最优惠的价格集体购买、分发草莓种植、养护所需的物资。不仅给草莓种植户建好了看护房,还会每年请专家开展草莓种植培训。
如今,范家官庄村草莓种植园又结出了硕果,推动着河山镇草莓产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一株株草莓,见证着“河山草莓”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真实足迹,也成为该村乡村振兴、富民有望的“金抓手”。报团取暖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范家官庄模式”,也让该村的村集体经济“热”起来,村民们的腰杆挺了起来。
“群雁齐飞头雁领。正是因为走上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条阳光大道,让河山镇各村党支部工作有了抓手,村干部有了底气,党员队伍有了主心骨,广大群众有了归属感。”日照高新区河山镇党委组统委员马先阳说道。
集体强了,群众富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不断壮大的村集体经济,激活了河山镇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一池春水”,河山镇的乡村振兴工作也迎来了全面起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田洪祥
预计本周周一我市大部分地区有小雨或雨夹雪,其它时段我市天气以云系变化为主;周一和周六有两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市,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详细]
近日,日照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工作方案》,对我市校外培训机构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