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侯彦平
责任编辑:张丽
侯彦平 牟怡晓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海报新闻记者彦平。
日照东隅接海平,朝霞欲上动车鸣。今天,备受瞩目的日照站正式开通了!伴随日照城市成长近四十载,如今的它终于以全新的姿态,重归了城市发展版图。
作为胶济铁路最东边"海之端"的车站,这里曾承载日照发展初期的奋斗脚步,也留下了一代代日照人珍贵的城市记忆。但斑驳的绿皮车终究追不上时代浪潮。所以今天,“打破重组”后的日照站迎来了破茧重生。
细看日照站的设计细节,便能发现,它既是"朝发午至 达八方"的交通枢纽,又是"半城涛声半城诗"的文化橱窗。在这里,贝壳白 外立面上会跃动光影,候车厅穹顶起伏曲线神似波浪,连站台灯箱都嵌入了龙山黑陶的太阳纹。每个细节都在讲述着独属于日照的文化故事。
更令人期待的是,五一假期前开通的这扇"海陆之窗",将让天南地北的游客坐着高铁直抵大海,实现"下车看日出,转身见潮生"的浪漫。而随着车次的增加调整,日照人从此处出发,北抵京津南达沪杭更加方便快捷。
当钢铁轨道与碧海蓝天在此相遇,我们读懂的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加速度,更是一个滨海小城以站为笔、在时代画卷上书写的开放宣言。这个五一,欢迎乘着高铁来日照,让第一缕阳光与和谐号同框,让涛声与汽笛共鸣,共同见证"轨道上的日照"驶向星辰大海。
初审编辑:侯彦平
责任编辑:张丽
不只是过门笺,日照绿茶、农民画绣、日照黑陶、刘氏盘扣等日照非遗一字排列,为过往乘客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而结合非遗创作的伴手礼,更是收到了热烈欢迎。[详细]
4月26日9时11分,G4865次列车从日照综合客运站发车,穿过黄海之滨的初夏晨雾,驶向北京南站。[详细]
赵德发长篇小说《大海风》以日照渔村百年变迁为叙事主线,构筑了一部海洋文化与人性的双重史诗。作品以波澜壮阔的海洋为舞台,既呈现渔民世代"耕海牧渔"的生存智慧与精神信仰,又深入刻画现代浪潮冲击下传统渔村的裂变阵痛。[详细]
春日的岚山区巨峰镇相家楼村,千亩麦田正以蓬勃之姿演绎着生命的律动。这片褪去了冬日沉寂的沃野,化作一块巨大的翡翠地毯,铺展在齐鲁大地之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