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牟奕霖
构建三个体系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日照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决策部署,从金融供给、需求两端入手,通过强化政策激励、创新金融产品、完善基础设施,有效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2020年,日照市获评中央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今年6月,获评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成为全省首批获此殊荣的三个市县之一。截至9月底,全市新登记、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数量分别增长9.8%、12.6%,增幅分别居全省第3位。
一、聚焦解决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低的问题,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政策激励体系。相比金融机构一般服务对象,小微企业、农户等重点群体抵押物少、抗风险能力弱,导致大部分金融机构参与普惠金融的意愿不高。日照市着力在普惠金融增量、降价、提质、扩面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努力构建普惠金融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长效机制。一是合理控制融资成本。加强支小支农再贷款政策传导,从2022年二季度起,对银行机构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由按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激励提高到2%。深化再贷款使用与银企对接、融资担保、贷款风险补偿等的对接融合,引导银行机构持续减费让利,实现支农支小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二是实行风险分担补偿。按照“分层次、广覆盖、低费率、可持续”的原则,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设立3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放大银行授信3.6亿元,为小微企业提供“零保费”、见贷即保等服务。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余额达23.01亿元,较年初增长75.51%。三是强化正向考核激励。出台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专设“涉农、涉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指标,考核结果与高管考核、监管评级等挂钩。设立“金融产品创新奖”,对有重大贡献的普惠金融创新成果,给予最高20万元奖补。在政策激励下,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群体。截至8月底,全市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92.58亿元,较年初增长22.85%;截至6月底,普惠型农户生产经营性贷款余额129.37亿元,较年初增长9.9%。
二、聚焦解决金融服务门槛高、可得性低的问题,构建精准化、差异化的服务体系。坚持创新驱动,针对普惠群体不同融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着力提升金融服务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针对产业链供应链,探索“产业升级+金融创新”模式,解决产业链上下游融资难题。日照银行建成“黄海之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2021年以来,累计为产业链上309家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2797家中小微企业办理金融业务519.85亿元,获评山东省十大财政金融创新项目。二是针对小微企业,推动信贷、保险等小微金融产品适配创新,在全省率先搭建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线上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贷款。目前,平台入驻金融机构34家,累计为4.76万家企业提供授信1037.3亿元。同时,积极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培植行动”,对1823家企业提供“一对一”金融辅导,发放贷款212.9亿元。三是针对创新创业群体,在全市层面推广“投贷联动”机制,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科技创投基金,为4家初创企业提供授信支持5.79亿元。同时,积极推进“技改贷”“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科技信贷产品创新,其中,“技改贷”最高贴息5.6%,2月份推出以来累计发放贷款2.52亿元。建设集投贷联动、投资路演、数字化转型为一体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基地”,升级科创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四是针对“三农”领域,加大金融供给,推出“农资贷”“文旅富市贷”“蓝莓贷”“茶业贷”等个性化融资担保产品。加快推进“鲁担惠农贷”,截至9月底,惠农贷累计突破45.24亿元,在保余额21.15亿元,为农户降本减负4.5亿元。创新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专属的信贷风控模型,截至9月底,平台累计服务农户36.34万户,下发惠农卡(码)30.84万张,发放农资贷逾5亿元,农村金融承载能力和农民金融服务可得性显著提升。五是针对“新市民”群体,围绕其在创业、就业、住房等方面的金融需求,开展对接服务活动200余次,办理授信86.49亿元,通过财政贴息为新市民减费让利3600余万元。
三、聚焦解决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构建数字化、广覆盖的基础设施体系。金融基础设施是承载普惠金融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日照市从打造智慧金融生态、完善基层金融设施、优化特殊群体金融服务等方面发力,全面提升金融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一是打造智慧金融服务体系。依托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高标准建设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推动政务信息与金融信息共享应用,拓宽信用信息采集渠道。优化平台银企对接、征信评级、助贷服务、贷后监控、风险处置五大功能,构建“信息+信用+信贷+风控”智慧金融服务新模式,降低普惠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二是推进城乡支付服务一体化。推进金融服务网点下沉,全市实现乡镇(街道)银行物理网点、普惠金融服务站和行政村普惠金融服务站三个100%全覆盖,金融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优化财政涉农资金补助方式,种粮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资金均通过齐鲁惠民“一本(卡)通”发放到户。三是健全特殊群体金融服务设施。银行金融机构在营业网点设置无障碍通道,提供老花镜、盲文识别板、语障交流板等辅助工具,针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提升特殊群体金融服务水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牟奕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