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优选日照丨⑥日照锔艺:修补器物之魂,塑造残缺之美

2022-06-13 21:3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邹慧

  编者按:

  海滨城市日照,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山东手造·优选日照”50项精品项目出炉,这一项项手造从悠悠岁月中走来,不仅是一个时代的文明记忆,也是一座城市的情感记忆。请跟随大众网·海报新闻的镜头,聚焦这些带有日照浓郁地方特色的手造产品,欣赏日照匠人手中的匠心之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邹慧 付三义 日照报道

  锔,是修补,是点缀,它将残缺变为美好,使脆弱得以长久。它是对生活,对一器一物的爱和用心。

  何谓锔艺?锔艺,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是将打碎的器物再修复起来的技艺。其过程仿佛在原来的器物之上,注入了一道有色彩的灵魂。在不同色彩和材质的碰撞交融中,化破碎为重生,成就了一种新的“完美”。

  身为日照东海峪慧敏黑陶研发中心创始人,已潜心黑陶艺术十余载的秦慧敏,小时候就开始接触锔艺。现如今,作为日照市锔艺第七代传承人的秦慧敏对锔瓷、传拓技艺进行了深入学习研究,并与日照黑陶文化传承发展相融合,走出了一条陶锔结合的创新之路,受到专家、业内人士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黑陶是成就自然之美,锔艺是塑造残缺之美,而日照5000多年的黑陶文化滋养了锔艺。当我看到一个残破的器物在自己手中‘破镜重圆’,获得了新生,那种指尖上精细入微的艺术再造,让人着迷。”秦慧敏说。

  日照锔艺的技艺流程包括制锔、制钻、拼接、打眼、镶锔、填缝、蒸补、抛光等近十道工序。从工具制作、辨器施锔、再到特色拼接、铁粉蒸补、打磨抛光,无一不是数代人的经验积累,纯手工一人制作完成。

  锔艺中最难的一关“打眼”,眼”的厚度、角度,都会影响器物的修复。而要掌握好这其中的诀窍,绝非一日之功。只见秦慧敏将“金刚钻”钻头对准一个陶壶,她左手执钻杆,右手舒缓摇动与钻杆平行的木杆,形如拉弦之势。只见钻头沿着陶壶裂缝一侧钻出小孔,整个过程犹如拉二胡般行云流水、精妙至极。

  锔艺不仅程序繁琐,对于工具也要求极高。做锔活,最紧要的工具就是钻,古人说的“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就是指的这个。其次就是锔钉,锔钉分为很多种,不同的锔钉要搭配不同风格的器件。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是,日照锔艺在材质上分为金、银、铜、铁、不锈钢,样式上有瓜子钉、菱形钉、棍式钉、百花钉,大小可分500余种,最小的可以到0.3mm。而光小小的一颗锔钉,做起来就得七八道工序。

  干这个活的时候需要静,周围基本上没有一点噪音,在极静的环境下,心与手浑然一体。秦慧敏手握一把钻,看着一捧锔钉,叮叮当当中,修补点缀着一件件支离破碎的器物之魂。

  作为“山东手造·优选日照”的入选项目之一,日照锔艺高度凝结了手工智慧、民俗风情、审美意韵和文化精神,使其成为独树一帜的中华文化符号,它承载了深厚的民间文化传统,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它体现了物尽其用、节俭持家的美德。

  “ 一件残缺的陶器,如同人生的不完美,让人心生遗憾,而锔艺把一件陶器化残为美,其修复的不仅是裂痕,更是人的记忆、情感。”在秦慧敏看来,锔艺已经超越了实用功能,其独具的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审美价值,为黑陶艺术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成为日照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创礼品。她坦言将在传承文脉的基础上,结合艺术化与生活化,在技艺上不断推陈出新,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古老而神秘的手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付三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