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黄海之眼” 揭秘项目复工“密码”

2020-04-07 10:48:18 来源:  作者:

  例会扫码签到,间距1米

  山东日照“黄海之眼”项目施工现场

  项目部工人的信息二维码帽贴

  扫码工人信息

  山东日照“黄海之眼”项目施工现场

  “黄海之眼”项目效果图

  “黄海之眼”项目效果图

  大众网·海报新闻日照3月30日讯(记者 贾小亿邹慧)3月27日上午9时,在山东日照“黄海之眼”项目部会议室里,佩戴口罩的项目现场管理人员按照会议桌上的黄线间隔一米入座,进行每周一次的项目调度推进会。

  “万平口海域一天多次潮汐,今天上午正赶上涨大潮潮位高,要等待落潮后现场机械再回填抛石,我们正好利用潮汐时间来开调度推进会研究探讨施工中的遇到各种问题。”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黄海之眼项目,项目总工程师王浩、护岸现场负责人陈世勇及项目管理人员,利用会议桌上的二维码进行电子签名签到。

  复工一个月来,这枚小小的二维码已经记录了数次会议,不起眼的二维码,成了“黄海之眼”项目复工的重要一环。复工后,项目部工人们的安全帽上也多了一个印着二维码的蓝底“帽贴”。用手机一扫,就能查看对应工人的姓名、工种、籍贯、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动态更新的体温情况等信息。

  “黄海之眼”项目,由日照市城投集团投资建设,位于万平口泻湖出海口,连通万平口景区与灯塔景区,自启动以来便备受关注,加快施工进度也是项目所需。然而,复工潮下,疫情防控依然不容忽视。对于在建项目而言,在减少人员聚集接触的前提下,做到工期不延误,质量不打折至关重要。“黄海之眼”项目提前筹备,在疫情防控和项目推进之间摸索到了平衡点。

  在遵守政府相关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下设员工返回统计组、进出场管控组、体温量测组、消毒消杀组、疫情宣传教育组、防护用品采购发放组、信息报送组共7个小组,统筹开展防控工作。2月21日,在严格落实现场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报上级部门现场审核批准后,人员和机械设备满足现场施工要求,“黄海之眼”项目正式复工。

  疫情防控期间,“黄海之眼”项目部的劳务人员均为经过严格排查的日照本地人。进门测温登记,手部消毒,全身喷雾消毒,健康信息登记,更换口罩,学习安全教育知识,成为施工期间工人们每天的开工“套餐”。除了企业复工的标配,“黄海之眼”项目部还通过分散作业,分餐制用餐,扫码签到,为每位工人量身定制“帽贴”等措施实行动态管理,无接触办公,为工程顺利推进系牢“保险”。

  “由于现在多为机械操作,所需施工人员较少。为抢抓工期进程,该项目将于4月份加配施工人数,进行桩基工程作业。”日照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黄海之眼项目土建工程师李安介绍说,截至目前,“黄海之眼”项目南北两岸共计192块蹬脚块的预制工作全部完成,浆砌石施工,湾内侧抛石回填,南岸临时电缆布设工作有序推进,护岸工程已经完成整个护岸工程量的80%。自2019年10月重启至今,“黄海之眼”项目各项工作正按照施工计划有序推进,预计于2022年全面建成。

  据介绍,“黄海之眼”项目地面以上跨度约173米,地面至桥顶高度63.5米,整体造型为透明玻璃全覆盖的拱形筒状结构,截面形式为椭圆形,长径18米、短径13.5米,形状肖似黄海入口的明亮眼睛。

  项目建成后,市民游客可通过弧形电梯和钢结构楼梯,由万平口海洋公园直达灯塔景区。同时,项目还将于顶部的空中走廊两侧挑出室外观景平台,供游人驻足观景。“黄海之眼”这处兼具功能性、安全性、建筑美于一体的地标性建筑,将把万平口景区与灯塔景区之间的距离,由绕行3公里左右缩短至直线步行不足0.2公里。为市民游客带来极大便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大众网日照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