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莒县:揭开中国最早文字之谜

2019-06-23 22:18: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王忠红 陈长峰

大众网·海报新闻日照6月23日讯(记者 王忠红 通讯员 陈长峰)自人类文明沐浴着阳光诞生之日起,就如同初的太阳七彩着生活、绚丽着生命、述说着每一个千年的传奇。

莒县是块古老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莒文化。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的“图象文字”是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的重要文化现象,也是被认定为比甲骨文更早的原始文字,将中国文明史上推1000余年,成为中国文字“发源地”。

 今天,我们追根溯源,来到了享有“日出初光先照”之称的这座城市,一股有着厚重文化气息的芬香扑鼻而来。

走进莒县博物馆“文明曙光”展厅,聆听着讲解、品读着历史,仿佛自己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惊艳传奇的年代。

一进展馆,映入眼帘的便是陈列着十几个形似炮弹,上面刻画陶文,被专家认为是中国最早文字的灰陶大口尊。因其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艺术价值,被莒县博物馆收藏,并从众多件馆藏文物中脱颖而出,被推选为“镇馆之宝”,由此也成为游客参馆必看之物。

 

据了解,该大口尊由夹砂灰陶制作而成,侈口,口沿外折,深直腹,下部渐收成尖底。胎骨坚硬,器形硕大,其中一件尊高60厘米,口径30厘米,壁厚3厘米重量28000克,器腹上部刻有“日月山”象形文字符号,是国家一级文物。

 象形文字,是诞生于人类文明发生的源头泉点之上的最古老的文字,它又叫“表形文字”,最初阶段的文字,以物体的形象为基础,每一个字都摹拟物体的形象,以此来代表这个物体,也就是它的意义。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出土后近二十年的大口尊是1969年在北京参加国家举办的出土文物展会上引起重大关注的。当时众多教授及古文字学家纷纷撰文,诠释“炮弹”上的图画,释“日月山”图案为“旦”字,此外“斧为钺”,“锛为金”,被证明是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按照文字是文明史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说法,中国文明史就被足足上推了千余年。也是在这之后他才有了正式的名字——“大口尊”。

据资料记载,1973年,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文物》第三期发表《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论文,第一次把莒县出土的大口尊上的符号称为文字。其中,“”字的上部像太阳,中间像云气,下部像山峰,正是早晨山上云气承托着旭日的旦明景象,宛然如绘。它已具备了汉字音、形、义的因素,被于省吾先生释为“旦”字。

1977年,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又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从大汶口文化陶器文字看我国最早的文化年代》的论文,肯定了陶文为原始文字。

 2011年,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大口尊原始文字“”被选入中学《中国历史》课本第七册,这标志着莒县无可争辩成为中国文字发源地。

1960年至1979年,莒县陵阳河遗址、大朱家村遗址、杭头遗址出土的十几个大口尊上发现陶文20余个,此后,在1000多公里以外的安徽省蒙城尉迟寺,也发现了类似的陶文符号。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徽省淮北地区也发掘出刻有类似陶文并且涂有朱砂。从陶文刻在大口尊上的统一部位,字体工整严谨和当时不同地点而发现相同的陶文来分析,它应是继先文字阶段的结绳刻本、图画记事而进入摹拟物体形象概念的符号,它是伴随着实际生产应用产生的,这说明了当时的陶文经历了漫长的肇始期、发展期,已经趋于成熟,且为分布区域广、部落数量多的群体所熟悉和使用。

在这样广袤的土地上分布着如此一致的图像文字,对于学术界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文字起源和演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共出土带刻划符号的大口尊30余例,完整器(含经修复)20余件,主要集中于山东莒县和安徽蒙城两地。

每一个符号都是文化的传承,每一个文字都是生命的延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平可心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