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⑧王学伦:做钢铁技术领域的开拓者

2019-05-15 15:53:00 来源: 大众网日照·海报新闻 作者: 张鑫
工作中的王学伦

日照宝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这里,王学伦实现了一次从无到有的“冷启动”

宝华新材料公司出产的带钢产品
  编者按: 
  万物蓬勃的五月,日照市又涌现出一批省级、市级劳动模范,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用自己的青春芳华抒写最美的劳动之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大众网日照频道特此推出《致敬劳动者 幸福追梦人》五一劳动节特别策划,讲述这些劳动模范的奋斗故事,展示他们的别样风采。
 
  大众网日照·海报新闻5月9日讯(见习记者 张鑫)夜幕里,日照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厂区灯火正艳。工位上的王学伦埋身于一桌子材料里:同这里的几千夜班职工一起,他与深夜不期而遇。窗外,凉风飞掠树梢,于湖心撩起阵阵涟漪。
  “忙过这一阵就好了。”入行12年了,王学伦早已习惯于身处这凉夜中,一如他习惯了身处日照钢铁产业的大突破中——以一位开拓者的身份。
  ESP,一项钢铁人的荣耀
  时间回到2013年,彼时国内钢铁行业已深陷“利比纸薄”的逆市之中,日钢面临着找寻全新发展道路的挑战,生产超薄热轧带钢的ESP项目也因此上马。
  怀揣着全厂人的期待,王学伦和同事们远赴意大利,学习ESP产线的操作标准和流程制度规范。
  多少年来,钢铁工业中连铸与连轧总是分属于不同产线,而ESP竟将二者合并在一条仅百米多的产线上。即使是对搞技术出身的王学伦而言,参与ESP产线的组建也是一次令人激动的旅程。
  激动之余,33岁的他也明白,要让这条世界领先的生产线在日钢的土地上落地生根,自己和同事们必须倾尽全力。实操,排程,规范……半年的学习里,意方技术人员教授的一切因素都要根据日钢的实际情况重新考量。
  在这种炽热的气氛下,2015年,日钢集团首条ESP生产线正式投产。2015年7月3日,第一卷厚度0.8毫米的钢卷又成功在ESP生产线上产出,这不仅填补了国内极薄规格中宽带钢空白,更是突破了原厂ESP技术的极限。
  闻此消息,连意大利原厂阿维迪的技术人员也专程飞来日照取经。作为参与者之一,王学伦与有荣焉。
  突破,一次从无到有的“冷启动”
  参与ESP生产线筹建的同期,王学伦又在酸洗冷轧、镀锌和宝华新材料上开始了一次从“0”到“1”的“冷启动”。2013年起,王学伦和团队一手组织建设起了国内首创高度集成的连续酸洗平整、酸洗镀锌联合机组。
  那段时间,凌晨时办公室里王学伦钻研的身影成为了日钢人眼底一道炽热的光,从厂里看不见的远方照入心里,它热烘烘的,让你几乎能摸到它。
  正是在这里,日照钢铁迈出了走向国际超薄带钢生产及深加工基地的第一步。冷成型用钢系列,“三高”镀锌板系列,汽车用钢系列,硅钢系列,耐候钢系列……一系列产品丰富了ESP的钢种结构。
  在他的团队里,有不止一个“唯一”和“首创”:同类产线首创的在达涅利产线利用卷取机前的转向预弯曲来解决头部折痕工艺,就节省了大额投入。但是更让王学伦自豪的,还是他带领团队开发出的600g/m2无锌花镀锌产品,“这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王学伦说。
  2019年3月12日,随着日照钢铁连续高强平整拉矫项目第一卷顺利收卷下线,冷轧二期连续高强平整拉矫项目热试成功。
  在传统平整拉矫工序中,加工钢材的强度上限只有600兆帕左右,这使得很长一段时间里平整拉矫都与高强度钢无缘。而连续高强平整拉矫项目利用ESP热轧卷及常规高强板带进行精深加工,最多可加工980兆帕的高强钢,这一水平领先全国。
  也正是因为王学伦不知疲倦地前行,4月28日,他成为了日照市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
  坚守,一名凉夜里的开拓者
  从2007年毕业投身钢铁产业至今,王学伦在轧钢技术岗位上早已熟稔过人,一次次突破后,也渐渐有人用“冶金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践行者”这样有分量的称号来盛赞他。
  而在自己的家人那里,王学伦大概是不合格的,这不仅是因为他四五年没回家过年,也不光是因为没给孩子开过家长会。真正让他的家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王学伦的选择:事业和家庭并非不可两全,但有限的时间只允许他选择一个,而他选择了最让家人失望的那一个。
  很难想像,当儿女问出“爸爸你怎么回来了”的时候,几天里第一次回家的王学伦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也难怪,当谈起这些年来亏欠家人的种种,王学伦的眼光有些闪烁:其实,他一直把家人放在心里最柔软的位置,尽管他很少有机会能够亲口表达。
王学伦踏出办公室,岚山深沉的夜色里,指间流过的风摸起来有些凉。“今年过年一定好好陪家人。”筚路蓝缕的开拓者此时显得无比柔情。也许是时候好好补偿一下家人了,毕竟他们总是支持着我们每一次的奋斗和拼搏。
  但如果再次回到十年前,王学伦依旧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开拓者,去往前人未至之境。
  越往前走越难?越难,越往前走。
  他早已对这一行业爱入骨髓,“一辈子也不会离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韩依晓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