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照环卫集团如何提升老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2018-08-28 14:5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生贵良 贾小亿

“退桶进院”后的“水产街

“退桶进院”后的“水产街

 

环卫工人捡到护照

环卫工人捡到护照

 

立面广告清除后的墙面

立面广告清除后的墙面

  大众网日照8月28日讯(记者 生贵良 见习记者 贾小亿)8月17日,日照市第二季度城市管理综合考核通报点评会议上,东港区石臼街道、日照街道以整洁的卫生环境位列A类第二、第三名。然而,从拥挤脏乱的“旧貌”到干净通透的“新颜”,老城区的市容变化离不开日照环卫集团的努力和创新。

  良好的环境卫生是全体市民共享的福祉,也是一个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直接体现。创城三年来,日照市新市区的环境卫生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与之相对的老城区则因人口密集、店铺林立、道路狭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市容治理难度更大,城市管理任务更为艰巨。

  为实现老城区旧貌换新颜,让老城区市民与新市区市民平等共享靓丽环境资源,日照环卫集团东港项目部立足老城区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做足“环卫+”文章,多措并举,开创城市管理新模式,刷新老城区“颜值”。

  “环卫+街道社区+沿街商户”凝聚齐抓共管合力

  8月22日,日照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孟祥鹏带领环卫与街道城管等部门在日照路上开展联合整治行动,集中治理“门前三包”环境卫生及公共秩序。经过一个小时的共同督查,整条道路焕然一新。

  “老城区就这样,基础差、问题多、整治难、见效慢。日照环卫集团东港项目部入驻后,主动与街道、社区和街长们对接,融入各个网格,经常一起座谈交流,召开联席会议,共同配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脏乱差等热点难点问题,有力推动了街道网格化、精细化、常态化城市管理进程。”孟祥鹏介绍。

  在主动融入街道管理的过程中,东港项目部工作人员还与街道、社区、物业等部门建立了微信工作群,通过微信平台及时上传图片及动态信息,哪里出现撒漏污染、卫生死角,都能及时发现并明确分工,使垃圾点第一时间得到精准处理。

  “沿街商户是做好门前三包区域卫生的关键,做好了他们的工作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工作中我们主动上门搞好服务,听取意见建议,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取得相互理解。通过建立多方沟通协作机制,环卫工作变部门单打独斗为齐抓共管,能办的问题就地办了,好办的问题尽快办好了,难办的问题也想法办了,乱扔乱倒垃圾现象明显减少,真正实现了共管共治共享。”东港项目部经理王丰军介绍。

  “环卫+科技+创新”增添精细管理助力

  记者注意到,日照路上保洁人员所使用的的扫帚与普通扫帚不同,经询问后得知这是党纲项目部保洁人员自制的“批子扫帚”。

  这种特制的大扫帚由旧扫帚做龙骨,尼龙丝做毛刷,细密柔软的尼龙丝能够深入广场、盖板与人行道的细小缝隙,有效弥补普通扫帚的花扫、漏扫问题,令清扫更加细致。

  为让城市道路保洁更精细,东港项目部的工作人员们不仅加快工作指导转变,在作业模式、管理方式、保洁力度上进行了调整和加大,而且在保洁工具上进行了细致研究,发挥环卫工人集体智慧,对传统保洁工具进行了改进。除了“批子扫帚”,针对绿化带、雨水井箅盖等卫生死角,立面小广告、树枝杈上的漂浮物等难清扫垃圾,大小扫帚、长短钩耙、伸缩杆、钢丝球都成为了环卫工人手中的“武器”,对症下药,视线保洁工作无缝隙全覆盖。

  与此同时,日照环卫集团的洒水车、洗扫车也全部装上车载GPS卫星定位装置,与日照环卫集团智慧管理平台联网,可以随时监控车辆行驶轨迹和工作状态,每一台作业车辆都严格按照区环卫、市环卫的规定要求进行高压冲洗、洒水降尘、洗扫作业,并定期不定期出动小型高压冲洗车对人行道及公交站亭、果皮箱等公共设施进行冲刷,彻底清除污渍泥渍、“牛皮癣”,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插上翅膀”。

  “环卫+理念+党建”育出幸福文明之花

  理念决定发展高度。只有将日照环卫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与东港区的先进做法、先进模式充分相结合,才能催生更加先进科学、切合当地实际的管理经验。

  带着处党总支“一个项目+一个党支部+一套理念+一套标准化体系”的嘱托,东港区项目部踏上了求索之路,“马路党支部”、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沿街垃圾桶“退桶进院”等一个个试点工作逐步在老城区落地发芽。

  东港项目部将19名流动党员职工组织起来,成立“马路党支部”第二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领环卫工人既当城市美容师,又当城市文明的宣传员、引导员、示范员。

  为对市民进行宣传引导,东港项目部的工作人员立足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走街串巷,深入社区、小区、物业和沿街商户,广泛宣传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意义,让全社会知晓垃圾“谁产生、谁负责”“多产生,多付费”和共同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的责任与义务。

  昭阳路中石化加油站东侧有一条老胡同,因水产家属院在此而被工作人员命名为“水产街”。长期以来,这里居民成分复杂,缺乏物业管理,垃圾乱扔乱倒十分严重,是多年典型的卫生“老大难”。

  为彻底根治这一“顽疾”,东港项目部工作人员多方协调,挨家挨户走访,最终子啊一周内成功取缔该胡同内3组垃圾桶,实现了“退桶进院”,并以点带面,逐步向其他区域推进。

  如今的“水产街”干净整洁,乱倒垃圾的现象已经完全消失。

  环境的改变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带动了市民文明意识,也提升了市民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的积极性。自水产路撤桶以来没有出现任何反弹现象,这一变化令王丰军既惊喜又欣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韩依晓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