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洛河镇:产业扶贫结硕果 百姓增收欢乐多

2019-06-23 15:27: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平可心 张文娟

大众网·海报新闻日照6月23日讯记者 平可心 通讯员 张文娟)近日,走进莒县洛河镇恒青源果蔬扶贫大棚,一垄垄圣女果长势喜人,绿油油的藤苗上簇拥着颗颗圆润的红果实,阵阵清香扑鼻来,几位务工人员正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子。

“快尝尝咱这圣女果,一点农药没有,香甜多汁”,该镇崔家庄村村民宋叔爱热情地招呼道。 “我们一大早就过来采摘了,咱棚里种的都是有机果蔬,圣女果、草莓、水果椒、西红柿、芸豆、豆角等供不应求,卖得出好价钱 ”。 67岁的宋叔爱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在扶贫大棚里务工,已经赚取务工费10000余元。如今,像宋叔爱这样受益于产业扶贫成功脱贫,且掌握一门技能,实现稳定增收的贫困户,在洛河镇越来越多。

精准施策,产业扶贫乘势起航

该镇依托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坚持将发展产业作为助农脱贫的首要抓手,2017年洛河镇利用专项扶贫资金295万元,新建全钢架装配式双层日光温室扶贫大棚13个,与山东恒青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租赁协议,收益租金24.7万/年,收益分红覆盖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826户1296人,人均增收约190元。

依托政策,精心培育市场主体

坚持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大户引领发展之路,洛河镇积极采取“经营主体+农户”的模式,筛选带动效果好、群众信誉度高的经营主体。2018年,洛河镇利用财政扶贫资金400万元建设养殖大棚6个,由莒县众润家禽养殖家庭农场公司承包,可实现标准化、自动化、规模化、无害化肉鸡养殖,年饲养肉鸡120万只、出栏100万只,实现销售收入5500万元,利润2000万元,增加就业30人。此外,该镇还利用扶贫资金355万,新建扶贫厂房2个,采用出租方式获取收益。

两个项目共获得租金60.4万元,覆盖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增收466元。项目不仅能推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同时带动洛河镇及周边地区畜禽养殖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

激发动能,双手勤劳摆脱贫困

要脱贫,先立志。洛河镇以乡村振兴建设为载体,以树立产业脱贫标兵为标杆,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发展生态高效现代农业,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一户一策”的产业模式,形成有劳动能力的家庭都有一项脱贫致富的技能。据统计,该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57人,同过发展产业及务工已实现全部脱贫。

“产业多了,群众增收的路子自然就宽了。产业促脱贫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全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是我们全镇百姓实现同步小康梦的坚实依靠。”洛河镇副镇长刘汉磊如是说。

近年来,洛河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扶贫工作部署,坚持把促农增收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任务,紧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强力推进“产业扶贫”,带领群众思发展谋发展,做深做实做细脱贫攻坚工作,以3个市扶贫工作重点村为重点,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主体发展壮大、贫困户增收脱贫“三赢”目标。 下一步,洛河镇将继续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第一要务,在现有产业项目基础上提质增效做文章,大力推行“支部引领、主体带动、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平可心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