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长出“金豆豆” 东港区陈疃镇蓝莓铺出致富路

2020-04-08 17:23: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日照 作者: 彭钰 郭晶茹 汉宏文 杨金鹏
东港区陈疃镇“莓香河畔”产业扶贫一期项目现场
冬暖式大棚
绿油油的蓝莓株
直播采访中
工作人员正在采摘蓝莓果
采摘的特级果
枝繁叶茂 绿意盎然
  大众网·海报新闻日照4月8日讯(记者 彭钰 郭晶茹 见习记者 汉宏文 实习生 杨金鹏)8日上午,东港区陈疃镇“莓香河畔”蓝莓产业扶贫一期项目现场,暖棚内一片片低矮的蓝莓株茁壮生长,数十位工作人员正在采摘蓝莓果。2019年1月,这55个暖棚,300亩土地,被种上了甜甜的蓝莓,自此“莓香小镇”被蓝莓香气所包围。
  蓝莓大棚内,蓝莓果一粒粒挤在枝头,长势喜人。蓝莓树更是枝繁叶茂,绿意盎然。现场工作人员正在采摘特级果,蓝莓果子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8mm,便可以称作特级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果。66岁的张传花是附近村民,在大棚里从事蓝莓管理的田间劳作,每天能有60~70元的收入,而现在进入蓝莓采摘期,收入会更加可观。
  据介绍,“莓香河畔”经济效益高,贫困户自然也得到了实惠。除了土地流转可获得的效益外,附近村的贫困户可以到棚内工作,每年的经济收益,也会纳入东港区扶贫资金。近年来,陈疃镇蓝莓种植项目已在东港区政府的扶持下,逐渐形成规模,而品质优秀的蓝莓也打开了日照、甚至省内市场。
  “为种植出优质果实,我们对蓝莓品种、土地、水源、温度都有着极高要求。”山东金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费建铭说。“陈疃镇土壤酸碱度、透气、透水、保湿等土壤理化结构较好,加上我们对土壤的不断改良种植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杀虫剂,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使用有机肥,并对虫害采取先期预防。授粉期时,我们每个大棚内拥有高达3万只蜜蜂,长达40天的授粉期,真正达到了有机栽培,绿色环保的种植目的”。
  2月底,伴随着复工复产的脚步,“莓香河畔”基地的头茬蓝莓上市了。从2月底一直到5月份,棚内蓝莓持续采摘并对外售卖,虽是第一年结果,但预计“莓香河畔”一期项目产量可达到40吨。截至目前,基地内已有40余名工作人员投入工作,各大棚内的采摘人员也有10余人。
  山东蓝莓看日照,日照蓝莓看东港。自2005年蓝莓引进以来,陈疃镇蓝莓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万亩,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蓝莓生产基地,投产蓝莓面积达10000亩。近年来,陈疃镇立足生态文明乡镇建设,借助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项目蓝莓产业,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打响了“陈疃蓝莓”的金招牌,成功注册“日照蓝莓”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目前,在日照各大超市、水果店内,都能看到我们产出的蓝莓身影。”费建铭告诉记者,“莓香河畔”蓝莓产业扶贫一期项目建成投产,让蓝莓走进日照普通百姓家,让更多的消费者尝得到新鲜蓝莓。一颗颗小小蓝莓果,变成了蓝色的“金豆豆”,而这一“甜蜜事业”,也让陈疃镇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2019年该项目获得收益190万元,其中陈疃镇获得收益56万余元,每户贫困户当年户均增收700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