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布"健康蓝皮书" 新发传染病增速明显
来源:今日早报 2014-07-17 17:13:00
昨天,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13年度的业务技术报告,通报了13项和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疾病防控方面的情况。
通报会上,专家依据2013年的传染病流行趋势,为今年大家预防传染病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根据去年食物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情况,也为大家日常食材的选购提了些参考意见。
新发传染病增速明显
从2005年以来,省疾控已连续十年发布“蓝皮书”。每年的第一个报告,都是关于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报告。和往年相比,今年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增加趋势已大大快于甲乙类传染病。
甲乙丙类传染病是什么概念?这是从疾病防控管理程度来分类,甲类是要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乙类是要严格管理的传染病,种类多达26种,比如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百日咳等。
丙类传染病是需要监测管理的传染病,和甲、乙类相比,这类传染病致死率、致残率相对弱一些,但是病毒种类变化很快,需要严密监测。这类传染病,每年都会来侵袭我们的健康,比如手足口病等。
蓝皮书分析,从2004年以来,我省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丙类传染病则呈波动上升趋势。
原因很多,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新增病种所致,比如手足口病等,十年前很少听说。
“新增疾病是丙类传染病上升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也加强了日常的检测控制。”省疾控中心传防所所长龚震宇表示,这些新增的疾病中,不少是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我省也设立了预警系统,如果发现某个人员集中的单位或者机构出现5例以上病例,就会发预警单,提醒做好防范工作。2013年度,我省共发出34起预警单,其中22起是手足口病,预警单及时阻止了疫情的进一步扩大。
失去疫苗保护期的成人,小心传染病靠近
新生儿一出生就要打许多疫苗,在上小学前,要持续接种各种疫苗。但因为一些关于疫苗的负面新闻,部分家长会拒绝打疫苗,其实这样的做法没有必要。
来看看疫苗所起的保护作用。
麻疹,这一传染病以前多发于小孩子,因为没有疫苗,小孩子抵抗力比较弱。而到2013年,我省麻疹病例80%集中在8月龄以下和15岁以上人群。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新情况呢?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专家表示,因为8个月以下的宝宝还没有打麻疹疫苗,而15岁以上特别是20岁以后,打过麻疹疫苗的人,陆续失去抗体,也就是说,疫苗的保护期过了。
针对这种情况,省疾控中心在部分年级大学生以及一些特殊年龄段孩子身上,推出了加强型疫苗,延长疫苗保护期限。
综合2013年的流行趋势,省疾控中心的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如果家里的孩子刚好在计划免疫阶段,千万不要逃避接种;成年人,可以根据自生免疫力情况,选择自费接种一些经典疫苗,比如计划怀孕的成年人,不妨考虑自费接种一些失去保护期的疫苗,比如乙肝、麻疹,以及一年一次的流感疫苗。
责任编辑:l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