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沪港中心?

2019-12-07 15:28:00 来源: 沪港汇 作者:

沪港中心,城央新物种。

沪港中心,网红现象级产品。

沪港中心,山东第一高度住宅。

每个时代总会有一些建筑,会放慢脚步,带着对城市的思考,回望过去,成为扎在历史进程中的里程碑。

如今,逐渐呈现的沪港汇企业家公馆,就是这样一个融入了时代特质的产物,也是具有前瞻性的文化建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建筑,每一个建筑都是构筑时代精神的一部分。

当时间被赋予了更多额外价值,多数人开始普遍追求高效益时,一栋房子的生产周期也被大大缩短,这时资本的面孔也展露无余,无数的复制品侵蚀着土地。

但土地是稀缺的,好的建筑不会埋没和糟蹋任何一块土地。

好比开凿出一块玉石,匠人思维不是去想如何尽快出手,而是对它的脉络进行分析,然后打磨、雕刻,赋予它更高的艺术价值。

土地亦然,要对地脉、人脉、文脉进行梳理,唯有一个汲取了三脉之养分,具备稀缺性、唯一性、标志性的引领性产品,方能不辜负这方沃土。

于是,沪港中心放弃了快周转的复制流产品,从拿地到交付,宁愿耗费五年的时间来打磨一个产品。

不辜负城市中心土地资源,这就是沪港汇企业家公馆诞生的初心。

沪港中心效果图

一个好的产品,自然是符合时代需求的。

现在的生活方式每天都在发生惊人的变化,作为产品提供者必然要做到需求与实用的契合。

沪港汇企业家公馆在这个时代里的角色,是一种以家庭场景为主的社交新形态。

过去的产品讲究均好性,各个区域的尺度都要匹配到刚刚好,这样的产品适应的也正是一种规整循矩的生活习惯,但时代在进步的同时也衍生出了新的生活方式。

城市会客厅,是我们对企业家公馆的核心定位。我们希望这代人能够加强生活中感情的互动,把外边的场景还原到家中来,创造一种新经济下的销售场景和消费平台。

企业家公馆会客厅效果图

多年以后,当我们回顾这个作品,那些附着在产品之上的启示,定会被一次次提起。

一个不辜负土地资源的产品,一个以现代甚至未来需求为导向的定制产品,就是沪港汇企业家公馆背后的产品逻辑。

有了这样的理解,其产品本身的一切脉络都变得清晰可循。

在设计之初,团队就很清晰地知道以后居住在这里的人是怎样的一群人。

于是在多维度场景打造上,赋予了建筑的场景功能性。集大成之作,皆始于碎片的拼接。而在沪企业家公馆身上的场景拼接,形成了一股中国居住场景风潮。

企业家公馆大堂效果图

-城市场景:城市中心,高楼林立,是政治商业中心,未来发展重中之重,但是这之间缺一个城市节点,不然气就断了,当时沪港中心的大定位就已决定。

这也是沪港身上肩负的使命——链接城市界面,诞生于城市而融入城市。

而在城市中心打造188米的住宅高度,却是前所未有。

白昼之下,是整座城市的影像动态,如生命缓缓流动,华灯初上,点亮一座城,极具线条感的城市道路链接着的是这座城的过去与现在,以你为中心的光线散开在城市经脉,指向未来。

-视野场景:让业内最为惊诧的点就在于沪港与这座城市交织诞生的美学体验,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美学体验。

窗外东向的海天一线西向的城市公园及脚下的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将成为日常视野。

-室内空间场景革命:沪港汇企业家公馆更加注重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引导。对于现代城市居住者而言,他们将社交放在了外面,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已经越来越缺乏一个可以包纳的容器。

在互联网消费升级的今天,其实人们大可以选择把高档酒店的用餐环境搬到家中,由专人上门操办、服务。这样一方面更有家宴的温暖,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中间转场的时间消耗。

食材、厨师、服务人员以及餐具等,现在的互联网经济皆可满足,但是能匹配这样的空间却很少。因此,企业家公馆重新打造了客厅——在保证休息区面积的同时,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动区,打造城市云端会客厅,由动区决定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作为城市中心地标的存在,从客人远观、抵达,最终应邀踏入家中比起五星酒店的尊崇感也不遑多让。整个用宴的全过程链都给足了宴请方和被宴请方的面子里子。

-服务场景革命:产品设计与定位阶段,是在一次次推翻与重建的过程中塑造的。服务式住宅是沪港中心推向市场的第一类产品。在服务这方面,将由顶级物业团队来服务。

基于对客户群体的了解,沪港想做到的是心系您需,知您所想

比如理财顾问、商务活动、资本运作,一线名车专属服务、管家服务、全球签证办理、机场VIP,城市会所、健康管理、慈善公益等,都是根据业主需求而制定的。

沪港中心有着足够的自信做到与众不同的特殊定制化服务。

企业家公馆,一个典型的极度非标产品。从开发理念、总平、户型、用材,很多方案都有不下百稿的调整。因为,我们是要做能留下来的作品。

所谓匠心,就是在预设足够多的场景无数的可能之后,不断琢磨深思,最终在芸芸方案中择出最佳而实行。

无论是爱马仕主题公寓还是住宅产品,建筑都采用型钢柱型钢梁结构,工程地基和基础的混凝土用量8000方,钢筋800吨,筏板1万多方,地基基础用材相当于普通住宅的20层楼的用量。

这些高强度高规格的材料使得沪港中心的整体建筑就像造坦克一样造房子,再加上它的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很很符合其超高层的属性。

正因这些种种严苛的要求,沪港中心才能成为城市新地标。

做最好的作品,这既是沪港肩负的使命,也是打造涵盖时代精神的宗旨。

一个基于反哺城市的产品从雏形到呈现必将经受千锤百炼,在不断给予加法的过程中,我们力求能保持自己独有的气质形态。

若干年后,也许这座屹立在城市中心的建筑将成为市民津津乐道的谈资;或许沪港中心四个字将成为某个地理位置的代名词;亦或是这集历史文脉、产品主义、链条式服务为一体的居住体引领了一种重归家庭社交的新潮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安晨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