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楼志愿服务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4-02-21 10:49:00
中楼镇美丽中楼志愿者服务队最美志愿服务项目申报事迹材料
美丽中楼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2年1月份,下辖4个志愿者服务小组,包括中楼镇法律服务志愿服务小组、中楼镇医疗救助志愿服务小组、中楼镇爱心助学志愿服务小组和中楼镇绿色家园志愿服务小组。美丽中楼志愿者服务队自成立后通过组织了针对孤寡老人的爱心体检服务、温馨陪护服务,针对留守儿童的课业辅导、假期看护服务,针对镇环境卫生的打扫卫生服务和绿化美化服务,针对创业者的就业培训服务,还有普法宣传、文艺下乡、治安巡逻等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志愿者自身也收货颇丰。
一、服务理念
美丽中楼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理念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种精神既继承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也体现并塑造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道德观念,同时也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是一个整体,四个方面各有侧重、相互关联,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自愿、不计报酬、奉献爱心、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公益等志愿者的特征。“奉献”是从事志愿服务的最高精神境界,体现是为他人社会的付出。“友爱”是从事志愿服务的内因,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前提。“互助”是从事志愿服务的基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是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人总有需要他人和社会帮助的时候。 “进步”是从事志愿服务追求的目标,即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爱、和谐共处 。
二、运行机制
美丽中楼志愿者服务队的运行机制分为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
内部机制包括:1、宣传动员机制,镇团委在全镇各机关和社区进行宣传动员,发展志愿者。
2、招募选拔机制,志愿者的选拔坚持“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的方式,在各单位及社区选拔志愿者。
3、社会参与机制,通过引导企业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为志愿活动提供部分资金支持。
4、统筹协调机制,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协调政府、企业、社区、村居等达到服务效果最大化。
5、监督考核机制,对志愿者参与活动进行监督考核,对于志愿者服务对中对志愿服务不热心、长期不参加活动的志愿者采取必要措施。
外部机制包括:1、注册机制,注册机制可以有效实现对志愿者的管理。通过招募志愿者,对志愿者进行注册,根据各人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达到志愿者特长充分发挥,服务对象充分满意的效果。
2、运行机制,志愿者服务实行长期运行机制,根据不同时间和节日等开展不同志愿活动。
3、保障机制,志愿者在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同时,志愿者服务队从各方面为志愿者提供技术、人员保障。
4、激励机制,对于在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在评选树优中给予荣誉奖励。
5、评估机制,在志愿服务工程中志愿者开展自身评估、志愿者团队评估和志愿活动评估,争取开展的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志愿者自身有所进步。
三、开展活动:
开展雷锋月关爱老人活动。利用雷锋月开展关爱老人活动,组织志愿者到孤寡老人加重为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谈心聊天。
开展清明节爱国主义宣传活动。利用清明节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遗志。
开展重阳节敬老活动,在重阳节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免费为老人体检,并为老人收拾卫生。
开展爱心募捐活动,组织为困难学生捐款救助,帮助其渡过难关。
开展暑期小草学堂助学活动,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解决了暑假孩子无人看管,课业无人辅导,安全无人保障的局面。
开展乡村清洁行动,为配合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组织志愿者打扫卫生、绿化家园、美化环境。
开展文体活动。组织志愿者在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以及镇文体大赛中表演节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志愿者到留守儿童家中看望留守儿童并送去书包等学习用品。
开展普法宣传,组织志愿者利用赶集的机会发放浦发宣传单,普及法律知识,弘扬道德精神。
10、无偿献血活动。组织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奉献爱心。
四、服务效果
一、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有机会为社会贡献自身的才学、能力,关并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和优势,满足了“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不单为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弘扬了新风气、新风尚,而且人生的价值也在志愿活动当中得到体现,从中学会自觉地奉献精神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二、充实业余时间,丰富生活体现。青年志愿者利用空暇余时间,参与不同形式的、有意义的志愿服务工作和活动;在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可认识更多的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年龄的志愿者,通过参与活动,彼此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但扩大了自己的社交生活圈子,亦可以让自己接触更多的新事物、新观念;同时,志愿者更可通过服务活动,亲身体验和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必定有帮助。 三、提供学习机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增加个人的课外知识,服务时可接触未知的事物,学习未知的东西。此外,除了可以帮助他人,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交际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还可培养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利于价值观的改变,使个人能充分认识如何发挥自身的价值。掌握协同工作的方法,学会与他人融洽相处和解决冲突的办法。此外,志愿者将参与志愿活动时所学的知识,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可用来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相似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精彩、更加完满。
四、 促进自身发展。在开展志愿者各项活动过程中,志愿者可通过对比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并可以善加利用,取长补短,有助于自身的发展。但这一点往往被部分青年志愿者所忽视或错误理解,更有一部分青年志愿者抱着错误的心态和认识,对于志愿工作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或抱有过多的功利主义,从而影响了志愿工作的开展及顺利进行,也影响着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延续,更影响了志愿者事业的良性的发展,使青年志愿者自身和志愿服务活动均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 志愿者活动对于志愿者的价值意义主要通过培训、服务、交流、管理等活动去实现,必须加以重视,使得志愿者在整个青志活动过程中,有付出也有收获。
四、对社会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 “ 爱心 ” 和 “ 文明 ” 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二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三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