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侯彦平
责任编辑:孙昊
编者按:
拥山观岚,揽海听涛。五千年前,人们将最古老的陶文刻在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大口陶尊上;四千年前,人们在这片土地建起亚洲最早的城市;夏商时期,东夷文明的火种在这里燃起;从周至今,莒文化在这里生生不息。日照这片热土,滋养了浩如繁星的历史故事。
2023年9月,《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由山东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作为《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的日照卷,系统梳理日照区域文化,以故事形式呈现日照历史文化发展轨迹,讲述日照故事。今年是日照成立地级市的第35年,这座年轻的城市,正从历史的根脉中,生发出新的繁茂枝叶。读懂历史,方能更好书写未来,即日起,大众网日照推出“读懂日照”系列,陆续刊发日照历史文化故事,助力日照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磨盘推日月,碾子绕春秋。临近腊月,磨面过年的仪式感也渐渐近了。
“大寒小寒,磨面过年。”在乡村,磨年面是腊月里庄户人家的头等大事,起五更搭黄昏也要赶在腊月二十三前把麦子磨成面。随着现代化机器的普及,磨面的工序不再像以往那样漫长,可在吃粮靠磨的年代,石磨是农家不可或缺的家什,“家家有石磨,村村有石碾”,每当晨曦初露,村头的磨坊里便传来阵阵低沉而有节奏的转动声,那是石磨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碾过,将一粒粒粮食细细研磨的声音。
在山东日照五莲县于里镇赵家辛庄村,有一座乡村博物馆。馆内陈列着330件石磨。这些由五莲历代匠人制作的石磨,承载着悠悠岁月和农耕文化。
石磨是中国农业社会中较为普遍的粮食加工工具,尤其在北方以谷物种植为主的黄河流域,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和广泛的分布区域。石磨是古老的石质农业生产工具,从石磨盘、石磨棒追根溯源,石磨诞生于距今10000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石磨通常由上下两扇组成,上扇凿有“磨眼”,粮食从这里落入磨盘之间,经过两扇石磨的挤压和摩擦,最终变成细腻的面粉。在这个过程中,石磨仿佛成了时间的见证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推动着日月更替,碾过了无数个春秋。
石磨的上扇被视为天、为阳,下扇则被视为地、为阴。这种阴阳相合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认识,也寓意着天地和谐、阴阳平衡,而两扇石磨中间镶接的小铁柱,被称为“磨肚脐”,更是人类生殖的象征,预示着人们将有吃不完的粮食,生活富足、子孙满堂。
五莲县制磨历史悠久,县域内于里镇、高泽镇、街头镇等地石磨匠人辈出,制作的石磨行销各地。今天在于里镇百年以上的石磨随处可见,产品流通到周边诸城、临沂等城市的诸多乡镇。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石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石磨制作技艺濒临消亡,于里镇赵家辛庄的赵氏家族坚守传承,将数百年的五莲石磨技艺传承至今并发扬光大,成为五莲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磨制作流派。
赵老汉石磨制作技艺是五莲几百年石磨制作工艺的浓缩,它继承总结了五莲数百年间的工艺特色,完善了十二道大工序,二十道小工序的工艺流程,保留了手工锤凿的关键工艺,并对磨膛凿刻、磨齿咬合等技术进行了创新发展。生产出来的石磨结实耐用、高效省力、料不挂膛、轻便美观。
历经两百余年、七代传承人的经验积累,赵老汉石磨技艺已形成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石磨文化,已与五莲石磨技艺融为一体。使得它在加工粮食作物时,保留了中国传统美食的精华,更具健康、环保、安全、高质量的特点。
赵老汉石磨技艺坚持“非遗手造创新转化模式”,以中国石磨文化为核心,实现服务生活、多元赋能、跨界融合、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中华传统工艺振兴。创新的外观设计使石磨小巧轻便、清新自然,独特的石材质感能够给现代生活带来大自然的气息,同时还把石来运转、团圆美满、和气生财的民俗文化融入现代家居,后续研发的系列产品兼具实用和装饰功能,体现了艺术审美价值。
石磨不仅是粮食加工的工具,更是乡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一座磨坊,里面摆放着几台石磨。每当农忙时节,村民们便会将收获的粮食送到磨坊里,排队等候加工。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交流着彼此的生活琐事、家长里短,石磨成了乡村社交的重要场所。
如今,石磨还承载着乡村的记忆和情感。许多老一辈的村民都曾在磨坊里挥洒过汗水、度过青春岁月。他们回忆起那些与石磨相伴的日子,总是充满了感慨和怀念。而对于年轻一代来说,石磨则成了人们了解乡村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岁月更迭,石磨是时代变迁的缩影,更是一代代农民奋斗的见证。推磨的年代已成过去,古老的石磨依旧存在,它们静静地躺在展架上,承载淡淡的乡愁,等待着前来探寻的人。
资料来源:《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下编 日照历史文化故事》
编辑:贾小亿
初审编辑:侯彦平
责任编辑:孙昊
2025“好客山东贺年会”初光先照·中国(日照)元旦迎日祈福大典举办,3.9万名市民游客在万平口风景区一起迎接了新年的第一缕曙光。[详细]
2025年的元旦,日照海滩上如往年一样,人潮涌动。万人相聚日照海滨,迎接新一年的第一场“日照”,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传统节目”。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跃出海平面、冲破云层,映入海滩上数万人的眼中,一场与新年的“拥抱”,便在海、天、日光的见证下完成。[详细]
在繁忙的日照石臼片区,有一个由40多名外卖员组成的美团站点,他们身着统一制服,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与便捷。在这个主要由男性撑起的行业中,王敏如同点点星光,作为三名女外卖员中的一员,今年32岁的她,已经在外卖员的岗位上坚守了三年多[详细]
在元旦佳节即将来临的美好时刻,大众网日照精心策划了一场陌生人间的明信片祝福传递,成功汇聚了众多暖至心底的祝福。镜头里,图书馆内埋头苦读的备考生、运动场边与伙伴翩翩起舞的阿姨、以温暖笑容“圈粉”无数的“微笑交警”……每一幕都洋溢着别样的精彩与温情,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