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保联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距离”——直属交警仅用时30分钟办结全市第一起轻微人伤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案件

2025-07-26 22:29:00 来源:  作者: 古玉洁

海报新闻记者 古玉洁 通讯员 华颖 日照报道

  “事故处理得又快又利落,一点儿没耽误时间!”
  “本来还担心堵着后面的车,没想到这么快就处理好了!”
  7月25日13时许,日照市区济南路与北京路交会处发生一起轻微交通事故,一辆小轿车在转弯时与直行的电动自行车发生剐蹭,导致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孙先生轻微受伤。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直属大队接到报警后,迅速指令事故处理民警赶赴现场,同时联系人保财险日照市分公司查勘员。不到10分钟,大队事故处理民警赶到了现场,根据大队推出的“警保联动”快处快赔新机制和轻微人伤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流程,民警简化程序快速定责,引导双方达成快处协议,当场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并注明调解结果。一系列操作无缝衔接,8分钟后,事故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驶离现场。

  据了解,日照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直属大队创新工作思路,推行全警参与事故快处快赔工作方法,所有在路面巡逻、高峰执勤的民辅警、保险公司理赔员,一旦发现有轻微事故立即拍照上传到“快赔群”,并引导事故车辆迅速撤离现场,随后指引当事人到快速办理,减少出警环节,缩短处置时间;保险公司结合警保联动机制,对事故现场责任明确的的轻微事故,现场进行快速定损理赔,节约警力资源。
  从事故发生到处置完毕,总计用时18分钟。2个小时后,孙先生就收到了保险公司赔付的各项费用1500元。
  高效处置的背后,是交管直属大队与人保财险日照市分公司推行“警保联动”新机制的硬核支撑。
  在以往处理人员轻微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当事人需要分别联系公安交管部门和保险公司赶赴现场,双方分别进行勘查,工作存在交叉重叠,事故当事人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尤其是在车流人流密集的上下班高峰时段,给道路通行带来压力,时常让大家既“堵心”又“堵路”。
  “‘警保联动’新机制启动后,我们和保险公司只需一方勘查现场即可,打通行业壁垒,实现信息互通。原先需要几小时处理完毕的事故,现在不用30分钟就可以完成,赔付款项也会迅速到账,减少了事故当事人在公安交管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奔波,缩短了事故处理的时间,提升了工作质效。”交管直属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林坤介绍。
  质效跃升的关键,在于践行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理念。交管直属大队将“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延伸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深度分析研判,确定市区内事故多发点段,将路面巡逻、执勤的民辅警与保险公司查勘员精准布防在周边。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就近力量立即到场,采集信息上传到联络群,责任当场明确,引导快速撤离,既减少了道路拥堵,更让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速度快,结果更要准。“警保联动”新机制的顺利运行,离不开民辅警和保险查勘员过硬的专业素质。“针对赔偿金额在3000元以内的轻微人伤道路交通事故,我们印发了《轻微人伤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明白纸》,全体民辅警都熟练掌握应用。”林坤介绍。明白纸上划定了受伤当事人伤情适用范围,现场拍照和身份信息采集要求,确保事故处理流程规范、公平合理、结果准确。
  “警保联动”新机制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双向奔赴的合力。人保财险日照市分公司理赔中心主任王文刚深有感触,“公司日常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中,轻微人伤占一半以上,我们在全省率先推行‘警保联动’新机制,实现了道路交通事故快速理赔,这为轻微人伤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树立了新标杆。”

  在未来,双方将不断规范处置流程,完善监督审核,同时,公安交管部门联合更多的保险公司开展合作,不断扩大“警保联动”新机制的覆盖面,形成范围更广泛、服务更全面的道路交通事故快处网络,惠及更多群众。
  从传统模式下“等待久、理赔慢、易拥堵”,到如今“快处、快赔、快撤”的无缝衔接,“警保联动”快处机制不仅破解了“小事故大拥堵”等痛点,更在炎炎夏日里,用实实在在的便捷与清凉,让群众感受到了公安交管部门提升民生服务质效的“加速度”。

初审编辑:侯彦平

责任编辑:孙昊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