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时评|大学城夜市“瓶改管”背后的“长远账”

2025-08-06 12:58:00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牟怡晓

  侯彦平 牟怡晓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海报新闻记者彦平。

  都说,夜市是人间烟火气最浓厚的存在。我身后呢,就是日照的大学城夜市。240多个摊位,日均2万客流、最高5万客流,让它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红打卡地、夜市届的“顶流”。

  但是有一个问题,经济发展后面的0越多,安全的1就越要重视。以大学城夜市为例,这里的商户曾长期依赖液化气罐,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就像上百个“移动炸弹”安置其中,一旦出问题,必定是灭顶之灾。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经营问题,更是一道城市治理的必答题,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长远眼光和统筹思维。

  如今,秦楼街道“瓶改管”工作给出了新解法。政府搭台协调、企业专业施工,一根管道代替了两百多个煤气罐,安全系数直线上升。

  这其实给出了城市治理的两本账。一本是“安全账”,隐患整改不能只等事故倒逼;另一本是“发展账”,经济活力需要制度活力来护航。

  都说,思路决定出路。面对安全隐患,过去的常见思路是“严查严罚”,但秦楼街道却选择靠前服务,用燃气管道这根“安全绳”,既绑紧了经营底线,又松绑了发展空间。

  更值得深思的是,当城市治理从“事后灭火”转向“事前筑堤”,提升的不仅是安全度,更是城市的竞争力。毕竟,安全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夜市的燃气改造,为“网红夜市”发展铺上最踏实的基石。

  而城市治理的温度,就藏在这些“看不见却离不开”的细节里。当我们把安全刻入发展的基因,烟火气才能燃得更久,夜经济才能走得更远。毕竟,让市民安心、游客舒心的城市,才是高质量发展真正的优等生。

初审编辑:侯彦平

责任编辑:张丽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