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日照7月27日讯(记者 陈平平 实习生 高明莉)为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问题,市教育局周密部署,采取多项措施持续加大对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行为的整治力度,有偿家教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以来,全市已查实参与有偿家教的教师8人,分别按规定给予了相应处罚。
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为切实抓实抓细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行为的治理工作,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市教育局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树师德、正师风”治理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活动的通知》(日教字〔2017〕9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树师德、正师风”治理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工作的通知》(日教字〔2017〕185号)、《日照市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日教字〔2017〕186号)、《关于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通知》(日教字〔2018〕6号)、《关于印发〈日照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日教字〔2018〕60号)等文件通知,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整治中小学校教师有偿补课、有偿家教和违规办班等不正之风。成立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对有偿家教治理工作进行组织指导、调度、督查等工作。各区县和学校都成立了相应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整治有偿家教。
落实责任,加强监管
市教育局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行风、校风和师德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日照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工作部署,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切实担负起各级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实施责任。通过学校自纠、签订承诺书、畅通反映问题渠道等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监督检查、严肃追究责任,促进专项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确保各单位教职员工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有偿补课行为。市教育局和各区县教育局设立了公开电话和举报信箱,并建立了有奖举报机制,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举报,积极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广泛参与的监督体系。
重拳出击,追究问责
2018年以来,市教育局和各区县教育局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人员到各级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进行明查暗访。对举报案件进行及时处理,坚持举报一起,调查一起,制定举报有偿家教记录表,对于家长反映的问题,建立问题登记和办理台账,落实挂账销号,及时调查处理。对从事违规办班、有偿家教活动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形成整治违规办班、有偿家教的高压态势。
东港区严格把控暑期节点,组织明查暗访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重点学校、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督查,对群众、师生反映强烈的教师进行跟踪检查,重点监督。区教育局联合公安、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校外辅导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分别对涛雒镇、市区各学校周边进行了定向检查,对暑假期间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形成有力震慑。今年以来已查实从事有偿家教的在职教师5人,分别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
莒县采取明查暗访、重点区域蹲点排查和举报查处等方式,进行不间断的专项治理行动。立查立处,在全县树立一批反面典型,坚决遏制在职教师违规办班和有偿补课行为。今年以来已接到有偿补课举报20余起,查实一处学校2名自聘教师进行有偿辅导,给予该校全县通报批评处分,并责令该校解除与2名教师的聘用关系。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定期对教师有偿辅导违规办班等情况进行突击检查、暗访等工作,由教体局纪委牵头,局办公室、教育管理科有关同志参与,对开发区中学、连云港路小学、银川路小学学区附近的生活区沿街培训机构进行了检查,共检查培训机构14家。今年以来已查实从事有偿家教的在职教师1人,并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
加强指导,服务到家
以优质教育抵制有偿补课。要求各学校、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关爱每个学生,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上好每一堂课,努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无偿为学生释疑解惑,尽心尽力帮助学困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做好对学生暑期生活的科学指导。结合学生实际,制订暑期学生生活指导方案,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假期生活,科学作息,加强锻炼,确保广大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健康的暑假。制定暑期家访活动计划,教师定期深入社区、村落,帮助学生及时调整暑假生活节奏,解答学生假期中遇到的实践活动探究困难和学习障碍,切实为学生做好“解惑”工作,逐步让有偿补课彻底失去市场而自觉消亡。
尽管市教育局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有偿家教,但个别区县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导致个别教师顶风而上,有偿家教行为时有发生。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把治理中小学有偿补课,作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点,实行“一周一通报”制度,发现一起曝光一起,持之以恒地将治理活动开展下去,强化问责,常抓不懈,形成治理有偿家教的高压震慑态势,努力维护教师队伍和教育的良好形象。对治理工作长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区县,市教育局将约谈区县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