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日照"十三五"⑥:保障改善民生 共享发展成果
来源:大众网 2016-07-05 10:59:00
日前,《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正式印发实施,从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富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城市发展、城乡统筹、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等九个方面,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今天,日照大众网继续推出解读《日照十三五规划纲要》系列报道之民生篇,呈现十三五期间日照的亮点变化。
大众网日照7月5日讯(记者 赵洪芝)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全社会民生投入持续增长、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的长效机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日照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大篇幅描绘了民生改善各项机制,确保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关键词一:脱贫攻坚
2016-2017 年集中攻坚,在 2015年减贫 3.3 万人的基础上,每年减贫 2.5 万人以上,基本完成脱贫任务;2018 年全部兜底完成;2019-2020 年巩固提高,形成长效机制。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确保 5 个省定贫困乡镇“出列”;300 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实现“五通十有”(通路、通电、通自来水、通广播电视、通信息;有旱涝保收田、有致富项目、有办公房、有卫生室、有卫生保洁制度、有学前教育、有文化室和农家书屋、有体育健身场所、有良好生态环境、有就业保障措施), 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全力实施十项精准扶贫开发、脱贫攻坚行动: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易地搬迁扶贫行动、生态保护扶贫行动、教育扶贫行动、医疗健康扶贫行动、财政金融土地政策扶贫行动、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行动、机关干部带头扶贫行动。
关键词二:教育强市
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到2020年,建成教育强市,教育综合指标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三年入园率稳定在 99%以上,高中阶段普及率达 98%以上;促进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段延伸;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分类创建工程,培植2-3所在国内具有影响力和国际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的高水平中等学校,建成省级职业教育规范化专业20个、品牌专业10个。
大力推进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完善集团化(联盟)办学体制机制;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市属高等院校在学总规模达到3.5万人。深化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健全以职级制为核心的中小学校长管理体制,实行“县管校聘”, 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实施“全面改薄”和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工程。到 2017 年,新建学校 22 所,改扩建学校 119 所,招聘教师 2125名,到 2020 年全面解决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舍抗震不达标问题,特殊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实施“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到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建成信息化学习环境,所有教室均能实现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三:社会保障
落实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困难群体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保持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十三五”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十三五”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含离退休)、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将分别达到 49.7 万人、30.7 万人、38.6 万人、37.5 万人(含机关事业);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参保人员全覆盖。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医疗、就业等专项救助和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实现“三年攻关、五年收官”。加强农村危房改造,着力解决农村基本住房问题。通过改建、配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十三五”期间,建设保障性住房8万套,改造农村危房4587户,新增租赁住房补贴1000户。
关键词四:人口素质
“十三五”期间,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健康+”保险、医疗、旅游、养老等,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到2020年,全市每千人口占有床位数达到5.2张。
实施全民建设中心、综合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一批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群众身边的室外体育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到2020年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到2平方米。大力开展帆船、帆板、游艇、滑水、龙舟等各类群众性水上休闲运动。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建设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探索推广医养结合、专业护理等养老服务新业态。关注流动家庭、留守家庭、空巢家庭、单人家庭,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流浪未成年人,大力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关键词五:文化事业
建设市级综合文化中心,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工作。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打造生态版昆曲《牡丹亭》。深化莒文化整理挖掘阐发,加强对吕剧、周姑戏、茂腔、黑陶、农民画等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挖掘、研究和展示。
关键词六:社会治理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促进群众在社区建设、集体事务和公益事业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积极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建立健全地面、地下、空中、海域、网络“五位一体”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组织开展“打黑除恶”、“两抢一盗”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反恐怖、反邪教斗争。
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规划建设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平台,建立菜篮子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从种植、养殖、屠宰、加工、运输、储存到销售的全程追溯,确保人们群众吃得放心。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三个必须”要求,真正做好安全检查全覆盖、治理隐患零容忍,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相关链接:
责任编辑:李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