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日照2月17日讯(见习记者 赵洪芝)2月17日,日照市统计局召开今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与国家统计局日照调查队联合发布2015年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大众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15年,日照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成绩斐然。
一、经济运行触底回升,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2015年,全市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70.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63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110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9330美元,比上年增长6.9%,是“十一五”末的1.58倍,年均增长9.6%,全年经济运行呈现逐季回升态势。
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8.3:50.3:41.4调整为8.4:48.7:42.9,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蓝色经济实现增加值83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9.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林水会战成效初显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6.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实现增加值147.39亿元,增长4.3%,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975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41.0%,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林水会战”全面展开,植树造林力度加大。
三、工业生产平稳增长,经济效益低位运行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4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5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6.9亿元,增长8.43%。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18.92亿元,增长11.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0.12%。但受市场需求不足、部分产成品价格下降较大、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6.70亿元,下降22.8%;利税总额109.88亿元,下降11.6%。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放缓,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7.81亿元,增长14.0%。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2483.39亿元,增长29.0%。全年一、二、三产业投资之比为2.5:40.0:57.5,房地产开发投资108.85亿元,增长18.4%,增速居全省第一位。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5683套,全市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56.65亿元,增长0.3%。
五、国内外贸易一涨一跌,对外开放水平继续提高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87亿元,增长10.3%。但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和贸易融资风险等影响,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151.8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6.3%。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5个,下降42.3%,合同外资1.96亿美元,增长16.69%,到账外资5.78亿美元,增长0.95%。境外投资快速发展。全市实现对外投资2.84 亿美元,增长138%。全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74人,下降29.4%。
六、交通设施水平实现新突破,旅游业平稳发展
667天建成日照机场并通航,创造了机场建设的“日照速度”。日照港跻身全国沿海港口第八、世界港口第十一大港。瓦日铁路、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青临高速、疏港高速、613省道西延工程建成通车。青日连铁路日照段累计投资19.17亿元。潍日高速、岚罗高速、机场高速等公路工程加快推进。初步统计,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6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64亿元,增长11%。
七、财税金融运行平稳,资本市场加快发展
财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65亿元,增长9.5%。财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65亿元,增长9.5%。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达3家,全市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3.48亿元,增长13.4%;全年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16.66亿元,增长21.8%。
八、城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环境保护不断加强
2015年,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68.4万平方米,海岸带整治基本完成。全年完成城建投资100.4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100.8平方公里。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81%。年末城市道路长度1495.3公里,面积2039.4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5条。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全年空气质量达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为298天,列全省第四位,同比增加15天,并成功创建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沿海地级市。
九、科教文卫和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全市承担实施省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7项,争取无偿资金714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2784件,增长32.7%;授权量1779件,增长17.5%。发明专利申请量1003件,增长153.9%,增幅列居全省第一位;发明专利授权量167件。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67 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 项,颁发市级科技进步奖 80项,人才队伍建设有序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向好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全年完成诊疗737.4万人次,出院病人45.1万人次。优化出生人口结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人口环境。
十、民生事业取得新进展
2015年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295.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3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47元,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4.85万人、38.01万人、26.03万人、35.38万人和28.38万人,分别增长8.3%、6.1%、11.2%、5.4%、6.6%。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40.7万人、223.04万人。连续11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月人均增加246.7元;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85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320元提高到380元;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00元。
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人每月1350元上调到每人每月1450元,小时最低工资由13.5元调整为14.5元。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逐步提高。城镇保障人数7006人,保障标准提高到460元/人/月,人均月补助300元,比上年提高20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1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保障人数76490人,年保障标准提高到3100元以上,人均月补助170元,提高20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社会治安形势继续平稳向好,全市接报警总量下降1.23%,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8起,死亡人数46人,分别下降7.5%和13.2%。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