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相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7-05-26 16:05:00 来源: 岚山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日照5月26日讯 作为一名爱好书法艺术的新闻工作者,在全国上下都大兴传统文化的当下,跟书画家打交道自然多了起来。有的书画家是沽名钓誉者,有的是金钱至上者,还有的是艺术搭台却是政治唱戏者。但有着日照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日照市山海天书法家美术家协会会员等头衔的刘相玉却是这芸芸众生的另类。

他爽朗直率、平易谦和却又淡泊名利。在与刘相玉打交道的过程中,总被他细心又爽直的性格吸引,这恐怕也是他朋友遍天下的原因。刘相玉说,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学习书法,与人交流都非常重要,只有在孜孜不倦地学和问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书法艺术。对金钱名利他更是看得淡然,有时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会以字相赠,分文不取。

所谓书法者,乃意象艺术也,寓骨、势、气、韵于流变之中,呈书者情感波动之节律,故以“静正守恒”作则:“静”者,意诚修养也;“正”者,品行端庄也,见诸之表,而道德规范其中。

因此,他的这份心性在其书法作品中随处可见。

刘玉相自幼酷爱书法,小时候物质匮乏,就用高粱杆沾墨汁练习,临池挥墨研习至今,尤其擅书欧楷。所谓“欧楷”,是唐初书家欧阳询的楷书,《旧唐书》说“询初学王羲之书,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或以为楷模焉”。欧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结体以倚侧取势,即笔画安排右肩稍稍向上抬起,点划十分紧密、奇险。所谓奇险,即点划横竖斜正、长短粗细、虚实变化既巧妙又恰到好处;法以方笔为主,转折顿挫,棱角鲜明,笔力劲挺,形成一种结体严密笔力森挺、高间肃穆的险劲风格,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却也最为难学。但刘相玉却愿意迎难而上,他说,欧楷虽难学,但一旦学起来就上瘾,根本停不下来。

 

尽管刘相玉曾经商多年、奔波各地,但他却临池不辍,下最苦的功夫,或临古人,或读理论经典,或提笔而作,一如绳索绷肩的纤夫,在足迹厚叠的书法艺术之路上,留下深深的脚印。他根植传统契而不舍,人品端正而求规范,在书法上以止乎礼为外限而在笔墨里的表现确是发乎情,将欧楷的书法功底达到极致:以静求稳、以动疏气、以楷求法、以意叙情,其作品大气活泼、刚劲有力,观之使人感觉气韵灵动,气势磅礴,无拖坭之势,无带水之忧,如沐春风,如见佛光。

既已有如此之成就,但刘玉相却始终谦逊地表示,自己在习练书法这条路上才刚刚起步,未来会更加勤于练习书法和认真研习中国古典文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所谓先与古人合,后与古人离,继承才能发展,“胸有诗书气自华”。在人人纷纷追逐物质享受的当下,作为成功商人的刘相玉却跳出名缰利锁,不慕虚名,不追时尚,只为弘扬国学,修身养性,认真研习传统书法艺术,将自己的真性情融入作品之中,以道御术,内圣外王,这种“初心”或许正是他在商海的成功之道,也是当今书法届最需要的精神。

凡此种种,各取视角,或看其表,或看其理,万般皆不离其宗。相玉兄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实践德行与品格,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于书法艺术,则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真乃我等之楷模,我们期待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商海和书海走得更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