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正绽放①丨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挡车工李兴娟:36年坚守岗位 用一根根丝线编织“多彩人生”

2022-03-07 15:24:2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邓丽伟 杨玉莹

  编者按:

  她,是谁?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是同事……她,扮演者N多种身份,她能顶起半边天。而她,也是她自己。温柔美丽的、快乐洒脱的、笑靥如花的、光芒万丈的、身先士卒的、乘风破浪的……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莒县妇女联合会特别推出“她力量,正绽放”特别策划,将镜头和笔触对准莒县的她力量,祝福所有的女性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邓丽伟 杨玉莹 日照报道

  普通的岗位,繁忙的生产线,每天穿着工作衣,重复着几个习惯性的动作,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岗位上,她却默默无闻地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操作基本功,多次创出公司个人年度产量和质量第一名的好成绩。她就是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衣缫丝车间的一名普通的挡车工——李兴娟。3月4日上午,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跟随她的步伐,一同走进她的“多彩人生”。

  苦练技术,争当“车间能手”

  在企业车间里,挡车工是一个相对来说劳动强度较高的工种。数台机器面前,李兴娟需要不停地按规定的路线进行巡回查看、换线接头,这一干就是36年。自进入企业工作以来,她从来没有喊过苦、叫过累,为了练就扎实的操作技能,她经常是早来晚走,坚持打结、咬结等单项练习。

  然而,打铁还需自身硬。李兴娟深知,光靠自身努力还不够,要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还得要虚心向车间里的老工人请教。在这样的“内外兼修”之下,她在工作中仔细揣摩缫丝操作法规定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一个细节也不肯放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一股韧劲和对缫丝技术的痴迷,一段时间下来,李兴娟技术水平飞速提高,不但熟练掌握了缫丝操作法的技术要领,而且还创造了一套自己独到的缫丝方法,这个方法比其他挡车工能多看1.5台车,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现在,每年李兴娟都能超额完成各项生产技术指标。

  倾心传承,培养“技术人才”

  “自己的成绩再多,也只是一个人的力量,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兴旺才是根本。”李兴娟说。在自身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李兴娟也会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同事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传授技术经验与窍门。同时,也帮助新进厂的员工在思想、理论和专业技术等方面加强学习,给他们答疑解惑。

  通过理论讲课、台面操作、手把手地教授,李兴娟也带出了一大批操作能手。徒弟们在她的熏陶下,无论从思想方面,还是业务技能方面,各个都成为车间的中坚力量,进而为提高车间的产品质量和操作水平,发挥了自己的一技之长,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些年来,我共有6个徒弟获得全国丝绸行业‘操作技术能手’称号。”谈起徒弟们,李兴娟眼神中透露出满满的骄傲与自豪。而她根据自身特长,精心钻研、摸索,总结出的缫丝方法,也达到了“稳、快、高效”的操作效果,被全省丝绸行业进行推广和学习。

  精益求精,36年“硕果累累”

  连续5次被评为日照丝绸行业“十佳员工”,连续5年被公司聘为“工人技师”, 2012年被日照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 荣誉称号,2013年被日照市总工会授予“十佳岗位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018年被山东省轻工纺织工委会授予“齐鲁工匠”荣誉称号……心有责而行有为,一次次荣誉见证了李兴娟的华丽“蜕变”。

  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李兴娟始终保持着一贯的谦虚态度,她说:“作为一名扎根车间的一线员工,我将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创新奋发的工作理念,巾帼不让须眉的干劲儿,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工作,不懈奋斗。”

  36年坚守工作岗位,她没有光鲜华丽的衣着,只有流过脸颊的汗水;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只有润物无声的实干耕耘。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向李兴娟一样奋斗在生产一线的女职工,以“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气概,用实际行动和亮眼成绩助力企业稳步发展,诠释着新时代的“巾帼风采”,让平凡岗位散发出了不平凡的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邓丽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