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璐
匡镜如
乡村民宿是利用闲置民居,结合当地人文、景观、生态等资源打造的家庭式旅店。在文旅市场复苏、文旅产业提档换速的当下,日照市紧抓乡村民宿这一创新业态和消费热点,打造高质量民宿产业集群正当其时,让民宿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新支点,展示乡村风貌的新窗口、新名片,传播乡村文化的新舞台、新频道。
支部引领 党员带头 增添民宿经济动力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两城街道肖家村北临两河路,东临北海路,与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隔路相望,早就因非遗传承“踩高跷捕小虾”而声名在外。虽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但在前几年,全村涉足民俗旅游接待行业的人家寥寥无几。
“以前觉得村子不在海边没有优势,开办民宿的很少。”村党支部书记郭庆平感慨道,随着旅游市场的复苏,越来越多人不远千里奔赴山海天,打卡这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各民俗旅游村和经营业户收入非常可观,村“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如何让本村也搭上旅游大发展的快车,带动村民富起来?商量来,研究去,村“两委”总结出一句话:民宿要发展,党建得引领;民宿要发展,干部得带头;民宿要发展,标准得提高。
说了算,定了干。该村5个村“两委”成员中,有4个开始带头改造自家房屋,以“住渔家屋,吃渔家饭,做渔家活,品渔家乐”为基调,聘请专业设计人员,致力打造精品民宿。
“通过外出学习,我们发现民宿虽然好建设,但要想留住客人,服务能力的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郭庆平说,趁着建设民宿的空隙,围绕怎么提升游客的体验感,该村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区、街道组织的旅游相关培训,进行外出参观学习。与此同时,还经常召开党员大会,研究村里的旅游发展思路和方向,集思广益,为村里的民宿经营户打开思路。
就这样,党员干部带头,越来越多的村民纷纷主动进行旧院改造,打造有竞争力、有发展前景的特色精品民宿。这个只有310户的小渔村,正成为日照市精品民宿聚集的又一颗“闪亮之星”。
探索“民宿+”新模式 增添民宿经济潜力
区别于城市的钢铁森林、高楼林立,乡村的水明山秀、浮岚暖翠是其独有魅力,但也应看到,单一美景不具备稀缺性,难以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唯有充分融合当地特色资源,产生化学反应,才能打造出具有差异化体验的优质产品,从而实现“网红”“大红”“长红”。
日照市深入挖掘本地资源,尊重历史文化风貌,将农耕文化、传统工艺、民俗礼仪等融入乡村民宿产品,推进“非遗进民宿”,打造御海湾小龙女茶制作非遗工坊、云过山丘海洋渔业记忆馆等,举办渔民节、丰收节、赶海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同时,探索“民宿+农业+采摘”“民宿+体验”等新模式,建设茶旅文化园、休闲农业采摘园等,对民宿经营业户开展厨艺、茶艺、园艺等多方面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为游客提供多样化服务,实现民宿由“住宿为主”向“体验为主”转变,不断让小民宿撬动大市场、联动大产业、带动大发展。
擦亮生态底色 增添民宿经济魅力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日照市的自然优势和旅游底色。日照市把乡村建设摆在奋进新征程的重要位置,全面规划乡村振兴空间布局,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海岸生态,因地制宜统筹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特色亲海空间,把生态价值转化作为绿色发展的有力抓手,推动全市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美好蓝图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付诸行动。对于日照而言,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是制胜新赛道的关键一招,而良好的滨海生态环境,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最大的受益者是沿海岸线的民俗旅游村,生态资源的提升逐渐成为民俗旅游发展的最大助力。
城市之中,林荫之间,观海听涛,这便是日照阳光海岸绿道,是一条功能复合、活力多元的“生态绿带”,也是一条“保生态”与“保民生”双赢的幸福道。不动一块礁石,不动一棵松树,不动一块水域,不动一片沙滩,它为乡村民宿聚集区提供了优美的生态环境,让广大游客感受秀美与壮阔并存的山海风光。
近年来,民宿产业成为深化全域旅游、推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绿色发展的幸福产业、民生产业。我们要牢牢把握乡村民宿发展机遇,用好新支点,抓住新风口,真正撬动乡村振兴大局,奔向共同富裕美好明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璐
一元钱,“一菜一汤一主食”的一顿饭,解决了千千万万个学生的“吃饭难”,也托起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安心”。[详细]
收获在继续,幸福在九月。9月7日,秋高气爽,北京路街道八里庄村群众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楼房分配,文化大院内彩旗飘飘、喜气洋洋,八里庄村首套拆迁安置楼分配工作圆满完成。短短10天内,这是北京路街道完成第3个拆迁村居首套安置楼分配,已累计分配安置楼房1199套。[详细]
盛会的背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广阔的市场以及一项项合作项目的签约落地。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潮之下,全球木材与木制品大会在日照的举办,无疑将为这座城市带来深远的影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