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侯彦平
责任编辑:张丽
侯彦平 牟怡晓
大家好,我是海报新闻记者彦平。
穿越千年,只为今天的邂逅。说的应该就是我身后这棵拥有“天下银杏第一树”美誉的浮来山银杏王吧!此时此刻,它正迎来一年中最灿烂美好的季节,金色盛装之下,美得如诗如画,也难怪前来观摩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但是在过去,这棵国宝级的古树,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静态存在的景点存在着,游客们来了,往往是看一眼、拍张照就匆匆离开了。根本get不到它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



摄影|李玉涛
那么该如何转换思路呢?莒县的破局之道,值得借鉴。他们以古树为圆心,画了一个文旅融合发展的“同心圆”。例如今年,从10月25日开始,莒县“杏好遇见”银杏季便正式开启了。这期间有八大主题活动,将这棵古树与莒县的文创、情感、国学、美食等元素全部串联起来。在这里,游客不再只是旁观者。他们可以在市集里挑选杏福好物、在祈福盛典中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以在国学研学中触摸历史的脉搏、还可以在图片展中遇见莒县的美好,一棵树,就这样从一个观光点,变成了一个沉浸式体验的文化场域。
这种“文化+”的融合模式,让单一的观光旅游,升级为集文化体验、情感消费、教育研学于一体的综合业态。古树带来的效益成倍增长,这种增长不单单指的是旅游收入,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以一棵树文化IP,持续深耕,联动全城资源,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长远眼光:文旅发展不是依赖单一景点的门票经济,而是构建一个以文化为核心、多元消费为支撑的生态系统。当文化融入生活场景,古树便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本,城市才能真正凭借独特的魅力出圈。
而这也告诉我们,文旅发展的本质,在于重新激活文化资源的价值。唯有立足自身最独特的文化基因,用创新的思维“点木成金”,才能让古老的遗产讲述出崭新的时代故事。


摄影|李玉涛
初审编辑:侯彦平
责任编辑:张丽

当秋意渐浓,初冬的脚步悄然临近,五莲县于里镇小窑村便被一片耀眼的金黄唤醒。这里没有网红景区的人潮拥挤,却藏着最纯粹的自然之美—— 银杏树枝繁叶茂,金黄的叶片在阳光下发亮,铺就出一片“黄金世界”。[详细]
近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各项赛事正酣。18名日照籍运动员出征全运会,在田径、自行车、霹雳舞、举重、篮球、帆船、赛艇7大项目中奋勇拼搏,一展日照风采。其中,率先完赛的帆船帆板项目已传来捷报,多名选手不负众望,取得优异成绩。[详细]
卧室的灯亮起又熄灭,青墩村的夜晚渐渐安静。这位104岁的老人,用日复一日的规律生活、乐观心态,在寻常的农家小院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长寿故事,也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老宝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