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过万还能“贷”走一辆车?退伍军人亲述网约车“贷车计划”

2025-07-22 09:19: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晓燕

  大众网记者 李晓燕 古玉洁 日照报道

  清晨6时30分,黄海之滨被第一缕阳光温柔唤醒,崔维政熟练地启动了他的新能源网约车。手机清脆的提示音响起,“老兵打车”平台跳出今日首单任务。这位33岁的退伍军人,仔细检查车况后,稳稳地驾车驶向乘客所在地。他感慨道:“现在每天目标明确,收入稳定可控,比开货车时心里踏实多了。”

  半年前,崔维政还驾驶着9.6米长的货车穿梭在齐鲁大地的货运线上。最长的一次,他连续三周没能回家。“那时候收入不稳定,时高时低,出门在外,家里人也总是提心吊胆的。”回忆起那段日子,崔维政满是无奈。

  “人生换挡”让生活从奔波到安稳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24年冬天。一则“老兵打车”与“曹操出行”平台关于为退役军人提供创业平台的抖音视频消息,改变了他的职业轨迹。

  三天后,他来到山东润道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给他算了一笔精细账:每日运营10-12小时,月收入可达万元以上;每月扣除2400元车贷;五年后,这辆价值13万元的新能源车将完全属于自己。“我当时就想,这笔账算下来,可比开货车划算太多。”崔维政当即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转型后的第一个月,崔维政就尝到了甜头。他的运营记录显示,日均流水稳定在400元左右,最高单日收入达750元,这无疑是对他转型选择的最好肯定。

  比单量更珍贵的“归属感”

  “早7点到9点,晚5点到7点,早晚高峰期订单基本不间断。”崔维政熟练地介绍着自己的运营节奏,“中午适当休息,晚上再跑几单就收工,劳逸结合。”让他更为满意的是平台提供的全方位配套服务:定期车辆检测、免费洗车、24小时救援等,让他在遇到突发状况时毫无后顾之忧。

  “其他平台把车交给司机后就不管了,但这里不一样,有专人负责司机事务,遇到问题随时都能找到人解决。”崔维政说,选择“老兵打车”和“曹操出行”除了单量多、收入高,更重要的是让他感受到了温暖、有爱、可靠的大家庭氛围。“公司经常举办聚餐、技能交流活动,大家聚在一起分享经验、交流心得,让我特别有归属感。”

  “军人作风”赋能细节服务赢口碑

  崔维政的车里,总是整齐地备着急救药品、雨伞、充电线等物品。这是他从部队带出的“战备意识”,也与公司“舒适出行”的服务理念不谋而合。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服务,却为他赢得了大量五星好评。平台算法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优质服务,因此优先为他派送机场、区县等高单价订单。

  润道汽车还独具匠心,专门针对老幼病残孕群体推出优先叫车服务。同时,结合日照文旅城市定位,为旅游群体打造“行程规划 + 舒适出行”的一体化服务。这一系列举措,让市民与游客切实体验到专业、温暖的专车服务,助力日照构建起“出行服务 + 文旅”的新名片。崔维政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政银企”的保障后盾

  日照银行日照香河支行客户经理范文琼介绍,他们与润道汽车合作推出的专项贷款,通过简化流程、降低门槛,为退伍军人、下岗再就业等重点群体解决了资金难题。“我们创新构建了动态化‘司机信用评估体系’,依托大数据平台实时追踪运营收入波动,针对收入波动较大的司机群体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通过驾驶技能优化、运营路线规划等定制化辅导,助力提升持续创收能力。”

  润道汽车负责人表示,公司不仅提供车辆,更注重构建完整的职业支持体系。为切实保障司机群体权益,公司联动日照市退伍军人事务局、日照银行等单位,构建起“政银企”合作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为数百名低收入群体提供再就业机会。

  同时,公司创新构建了“政策 + 补助 + 关怀”三维支持体系。通过平台流量倾斜、订单优先派单等政策扶持,提升司机接单效率;设立专项现金补助基金,针对高温、严寒等特殊时段给予额外补贴;定期组织团建活动,持续增强司机群体的职业归属感与幸福感。这一系列举措,让司机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与支持。

  新模式照亮职业的下一站

  晨光清沐中,崔维政的手机又响起清脆的提示音——这是今天早上的第6单。得益于平台推出的“早高峰免佣”政策,此刻他账户里的数字正在快速跳动。“现在每接一单都是纯赚,干劲十足。”崔维政兴奋地说。

  握着方向盘,阳光透过车窗轻柔地洒在仪表盘上,也落在了崔维政胸前那枚熠熠生辉的三等功勋章上。这枚勋章,承载着他军旅生涯的热血与荣耀,如今,在这平凡却充实的网约车工作中,它仿佛也在默默见证着崔维政脚踏实地、重新出发的每一步。他已经在规划五年后的生活:“到时候没有车贷,每个月都是净收入,说不定还能再添置一辆车。”

  在就业形态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贷款购车 + 平台担保”模式的价值,远不止于数字层面的收益。它让越来越多的待业、创业者找到了稳定的职业出路,改写着传统运输行业的就业形态。这种“政银企”协同的创新实践,不仅拓宽了重点群体的就业渠道,也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供了有益探索,成为推动就业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初审编辑:赵洪芝

责任编辑:张丽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