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匠艺·匠心】日照乡土工匠系列——辛本喜的40年草编情

2018-11-16 10:1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郑云歌 陈鹏飞 李敏

午后阳光下,辛本喜正专心致志地编着他的蓑衣

一件蓑衣由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近千个扣组成

辛本喜展示已经编成的蓑衣

辛本喜去竹林里挑一根长成的竹子扛回家

砍竹,劈竹,破竹,这些工作在辛本喜眼里非常轻松

一根竹子瞬间就被破成多个竹条

长长的竹条就在辛本喜手里灵活运转,瞬间成了小竹篮里的一部分

大众网日照1116日讯记者 郑云歌 陈鹏飞 实习生 李敏)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任家董旺庄村,一户普通的农家大院里,摆放着几件已经少见的蓑衣和精致的小竹篮。午后阳光下,62岁的辛本喜正专心致志地编着他的蓑衣。他是辛家草编手工技艺的传承人,到现在,已经从事草编这一技艺40年了。

早年间,黄墩镇任家董旺庄村田间地头盛产蓑衣草,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有编制蓑衣的习惯。在四五十年代以前,蓑衣几乎是农村里家家必备的。披在身上挡雨、铺在地上当席子、夏季遮阴,蓑衣被视为务农的必需品。

辛本喜回忆,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件蓑衣的价格是一块钱左右,然而当时的劳动力一个人一天只有6分钱,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买一件蓑衣几乎要省吃俭用一个月。而辛本喜从20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习编蓑衣,而且是村里编的算是较为出色的。

“那时候蓑衣对我们来说可重要了,我记得那会儿我去放羊,通常都是一件蓑衣,一本书,再牵着我的两只羊。”辛本喜的五弟回忆道。“到了山头上,羊一撒,我就找棵树,蓑衣往身上一披,阳光一挡,就开始啃书了。”“而且这蓑衣分为‘旱蓑衣’跟‘水蓑衣’两种,‘旱蓑衣’啊,主要是去田地里干活的时候,挡太阳用的,中午吃饭的时候往地上一铺,就是席子;‘水蓑衣’呢,就是遮雨用的。”辛本喜补充道。提起蓑衣来,辛家兄弟满是回忆。

“编一件蓑衣大概要五天的时间,通常都是地里的活儿忙完了就赶紧回家来编这个蓑衣,闲不下来。”辛本喜说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热爱,打我接触蓑衣就爱上了编蓑衣。”对于此,辛本喜的老伴也是支持的,没有农活的时候就会一起来帮忙。

万事开头难,编蓑衣也是如此,辛本喜通常要在编开头的几个扣时下很大的功夫,编不好就拆了重编,“后面所有的工序都得按照开头的这几个扣来,所以开头必须编好了。”辛本喜解释道。记者留意到,一件蓑衣由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近千个扣组成,实在是一件细活。

除了蓑衣,辛本喜还非常擅长竹编。辛家在村旁种了一大片竹林,每当需要的时候,辛本喜就拿起砍刀,去竹林里挑一根长成的竹子扛回家。砍竹,劈竹,破竹,一气呵成。长长的竹条就在辛本喜手里灵活运转,瞬间成了小竹篮里的一部分,速度令人咂舌。

草编、竹编手工艺品载满了辛本喜那一代人满满的回忆。可是现在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这些传统工艺却逐渐退出了大众的生活,在城市生活的人们也很难再接触到草编文化。对此,辛本喜表示,在一些喜爱传统手工技艺的人们的帮助下,辛家草编已经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他自己也会坚持将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丽华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