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日照 | ③阳光海岸滋养出的江北茶香

2024-05-21 21:06:01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贾小亿

  编者按:

  拥山观岚,揽海听涛。五千年前,人们将最古老的陶文刻在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大口陶尊上;四千年前,人们在这片土地建起亚洲最早的城市;夏商时期,东夷文明的火种在这里燃起;从周至今,莒文化在这里生生不息。日照这片热土,滋养了浩如繁星的历史故事。

  2023年9月,《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由山东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作为《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的日照卷,系统梳理日照区域文化,以故事形式呈现日照历史文化发展轨迹,讲述日照故事。今年是日照成立地级市的第35年,这座年轻的城市,正从历史的根脉中,生发出新的繁茂枝叶。读懂历史,方能更好书写未来,即日起,大众网日照推出“读懂日照”系列,陆续刊发日照历史文化故事,助力日照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茶解初夏热,温风沐麦圆。初夏,饮茶正当时。

  日出初光先照,是人们对日照的第一印象。碧蓝的海,蔚蓝的天,喷薄而出的金黄日光,以及袅袅海雾中的逶迤丘陵、片片茶园,都是这座城市的名片。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日照并非茶树土生土长的地方,但日照人与茶的缘分由来已久。对生活在沿海的渔民而言,茶是他们在海上漂泊的日子里的慰藉。

  开茶炉的人熟知海水汛期,在开海、归航的渔歌号子声里,茶炉中烧沸的滚水、碗底舒展开的翠色茶叶,便是渔民与茶人之间不需明言的默契。20世纪60年代,客居日照已久的茶,随“南茶北引”工程的成功,终于将根扎在了这片依海傍山的土地上。

  因地处北方海岸,日照的昼夜温差较大,此处滋养的茶,拥有较长的生长周期,具备南方茶所没有的特点。日照绿茶具有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等独特优良品质,中国农科院茶科所对日照绿茶评价:香气高、滋味浓、叶片厚、耐冲泡,属中国高档绿茶。2006年3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日照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春茶采摘是个细致活,要用拇指与食指的指尖拈住新生茶芽,微微用力向上一提。这样的采摘手法不伤及茶树,也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茶芽的鲜嫩。采摘下的鲜叶,需要经过炒制工序,方可成为茶叶。

  手工制茶技艺,是日照巨峰民间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是将采摘下的新鲜茶叶放在锅中炒干,是用开水冲泡饮用的传统手工技艺。20世纪60年代,巨峰镇将南方的茶树引种到北方实验种植成功,人们将茶芽采下,几经试验,用自家做饭用的铁锅以炒野菜的方法炒制。为炒制方便,将做饭用的铁锅偏支成倾斜60℃左右,用木柴烧火将锅温烧到100℃以上,将采摘下的鲜叶经过摊晾后放在锅中不停地翻动进行杀青。大约十几分钟后把火调小揉搓,边揉搓边翻动,这样揉捻炒到半干,再进行烘干造型,最后提出香度(提出茶香),整个过程大约1个半至2个小时,才能炒制出香喷喷的茶叶。

  随着日照绿茶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手工制茶逐步被机械化所替代,但这门手工技艺,依然在一代代茶人的传承中保存了下来。手工炒制的茶叶,色泽更为鲜亮,口感更加清甜,对研究日照地方茶文化及人文风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分茶,七分泡。要泡得一壶好茶,除了炒茶,泡茶的“火候”也尤为重要。泡茶需x8ian高温清洗茶具,取干茶放入杯中,倒入少许水轻轻摇晃,把水倒掉称为“洗茶”,接着用90℃左右的热水冲泡2~3分钟后即可饮用(冲泡时不要加盖)。

  日照绿茶香度浓厚,耐冲泡,有浓郁的板栗香和豌豆鲜味。目前,日照绿茶享誉全国,南到广东,西到新疆,北到东北三省,内蒙古一带,甚至许多国家也非常认可日照绿茶。南茶北引后,日照绿茶逐渐成为日照市的一张赫赫有名的城市名片和新的支柱产业。外来游客来日照旅游参观首选的地方特产之一,就是日照绿茶。

  口感清醇、鲜活清香、回味甘甜,回暖的初夏里,沏一壶茶,看翠蕊浮沉,婉转生香,属于江北的茶韵,从杯底盏中晕染到茶桌边角,铺展成草木萌动、生机盎然的日照味道。

  资料来源:《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下编 日照历史文化故事》

  编辑:贾小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贾小亿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